服务三农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三农

深耕“三农”锻造世界品牌
发布时间: 2020-01-15 访问: 字体:



■本报记者 夏明辉

民以食为天,农为邦之本。泱泱大国,重农固本。当时光来到2020年,一场金融数字化革命正在给亿万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影响。

在新时代,农民向银行融资购买生产资料,不用抵押品,也不用出门,只需打开手机掌银便可实现“秒贷”;销售农产品也不愁,借助银行电商平台,就可打通贫困地区“优产”与发达地区“高销”的绿色通道;出行购物,也不需再带钱包,用银行线上闪付,安全快捷;缴社保费、电费等,通过银行“智付通”或在掌上银行就能完成;还有智慧出行畅享无感支付……

在全球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当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金融科技正在颠覆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服务方式,也改写着金融服务“三农”县域的版图。

借力金融科技,2019年以来,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大型商业银行纷纷发力数字化转型,在深耕“三农”的金融实践中,致力于锻造“三农”金融服务中国品牌、世界品牌,助力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金融革新寄寓千年理想

数千年来,依附于土地为生的中国农民一直有着勤耕致富的美好生活梦想。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信用、缺信息、缺抵押,“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难题。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地域经济发展特点、风土人文差异较大。如何通过金融手段跨越万水千山和地域差别,向“三农”提供一种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具温度、更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是新时代金融业亟需思考和解决的“时代考题”。在“三农”领域实施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融资线上化,为金融破解时代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农业银行董事长周慕冰在2019年年中召开的全行推进数字化转型专题会上审时度势指出,当前,我国数字化发展正在由城市向农村加速覆盖和渗透,特别是随着中央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将融入数字化发展的大潮。可以预见,“三农”县域将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下一个风口。以数字化手段拓展“三农”县域市场大有可为。农业银行因农而生、因农而强,因此,农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也必须在“三农”领域率先发力、实现领跑。

作为一家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农业银行积极响应中央关于缓解“三农”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部署要求,顺应县域数字化、融资线上化趋势,借力金融科技,强化平台、数据、资源三大支撑,明确倾全行之力把“惠农e贷”打造成中国品牌、世界品牌。

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大型银行也以数字化手段加速布局县域。建设银行与农业农村部签署乡村振兴合作协议,基于“农业大数据+金融科技”推出“智慧乡村”系列线上贷款产品,以供应链为抓手强化“民工惠”建设。邮储银行通过助农取款点的搭建,将金融服务下沉至贫困地区,为贫困地区村民提供从基础金融、电商到综合业务咨询的一体化服务。

金融科技在重塑金融生态的同时,也为破解“三农”难题提供了新的智慧与能力。

数字化产品显现几何效应

寒冬时节,虽然南方湿雨连绵,但在“鱼米之乡”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当地农业银行加快推进“惠农e贷”——“渔意贷”业务的热情高涨。

农业银行湖北浠水巴河支行行长宛腾飞干劲十足地说:“过去由于农民缺乏抵押担保,银行即使想做贷款业务也做不了,现在有了‘惠农e贷’就不同了,办理流程非常快,风险可控,让我们在农村市场大有可为。我们已形成42户贷款白名单,凡是有需求的,都进行支持。”

宛腾飞介绍,2019年初,农业银行黄冈分行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结合当地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在做好相关数据信息采集的基础上,针对水产养殖业推出“惠农e贷”——“渔意贷”产品,实现批量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惠农贷款业务。目前,该业务服务覆盖面和规模不断扩大,在有力支持当地水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存款、理财等业务发展。

作为源于农业银行长期服务“三农”实践经验与现代金融科技有机融合的产物,“惠农e贷”正成为更具互联网基因更接地气更受农民欢迎的农业银行特色网络融资产品。

农业银行湖北分行农户金融部副总经理夏琦告诉记者,湖北分行以数据、平台、场景、产品、风控为核心,加快推进“三农”和县域数字化转型。在实践中,湖北分行创新推出“荆楚农优”系列金融产品以及“惠农益贷”、“惠农e通”、“惠农e贷”3大类近30个子产品,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同时,切实加强数据挖掘与应用能力建设,加大“惠农e贷”营销力度,在湖北省打造了柑橘贷、龙虾贷、旅游贷等多种服务模式。

在河北,当地农业银行充分利用省内各地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两乡双创”等资源禀赋,深入挖掘有效数据,因地制宜开展模式创新,推动“惠农e贷”多路径发展。

河北分行还研发并上线了“农户金融大数据平台”,为客户进行精准“画像”,同时开展精准营销和风险管控,实现贷款业务基于互联网申请、审批、放款、贷后管理等全流程的线上自动化操作,进而提升金融业务的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福建,农业银行福建分行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人脸识别、卫星定位等技术,创新研发“惠农e贷”移动作业系统。据悉,这是全国农行系统首个在移动PAD上开发上线的农户金融业务运用。依托这个系统,客户经理可以在移动PAD上开展农户信息采集、调查、信贷业务受理等工作,实现“一站式”作业。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智慧乡村建设也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场”。

农业银行在推动雄安新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平台上线试运行的基础上,已研发完成通用版“三资”平台,并面向全行推广。广东、江苏、贵州等分行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智慧乡村场景建设有效模式,带动营销村集体账户成效明显。

大型商业银行在“三农”县域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探索,推动了“三农”融资成本降低,带动了农业兴旺,极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对银行自身发展来说,亦为“三农”业务开拓了市场和空间。

从农业银行实践来看,“惠农e贷”品牌初步打响。截至2019年10月末,全行“惠农e贷”余额1916亿元,较2019年年初增加1044亿元,贷款户数达164万户。

创新模式提供金融减贫方案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名致力于减贫研究的经济学者,以表彰其在提高全球减贫能力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目前,贫困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时期,商业银行通过聚焦互联网应用场景建设,推进“三农”金融服务模式数据化转型升级,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中国金融减贫方案。

在推进数字化金融产品“贷”动贫困人口发展产业增收的同时,商业银行积极思考与实践创新金融扶贫、消费扶贫等模式,让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不愁卖。

“扶贫不能干一锤子买卖,必须要有长期的扶贫机制。”农业银行湖北分行网络金融部专家张春晓介绍,在湖北,农业银行通过线上电商扶贫、线下专场营销对接等渠道,推进消费扶贫,特别是电商扶贫实现扶贫产品的在线展示、网上交易、在线支付、物流跟进等一站式电商服务,大大提高了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能力。

在农业银行掌上银行“扶贫专区”可以看到,既有与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等机构合作共建的定点扶贫推荐专区,也有“特色地方馆”、“三区三州”等贫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

六盘山的悬崖蜜、东北的大米、新疆和田的骏枣、云南怒江州的羊肚菌、四川凉山州的苹果……一大批来自大山深处和贫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通过“掌上银行”一键即可快速触达消费者的身边。

农业银行河北分行、陕西分行网络金融部人士介绍,当地农业银行积极推进电商扶贫商城建设和合作专区共建。截至2019年11月底,河北分行已经精选77家企业上线电商扶贫专区,实现了省内45个国定贫困县全覆盖;陕西分行实现省内56个国定贫困县77家企业上线总行扶贫商城,国定贫困县覆盖率达100%。

不仅农业银行,在北京,建设银行也把消费扶贫作为对口支援、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抓手,构建起“建行+善融+地方政府+地方扶贫龙头企业+贫困户”的电商扶贫模式。

数字化转型为金融精准扶贫提供了巨大动能,大大提升了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水平。

通过在场景建设、数据应用、风控案防、渠道运营等领域全方位发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开局破题进展顺利。实施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全渠道营销能力增强,场景建设推广成效明显,线上产品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支撑基础进一步夯实,中后台转型持续推进。

(本报记者蔡瑰、通讯员曹成刚对本文亦有贡献)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12/01 10: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