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三农

新田地合作社“创”出为农服务新天地
发布时间: 2020-10-14 访问: 字体:

■郭君平 孙东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现实需要,有利于扩大农业的生产规模、经营规模和服务规模。作为全国农民合作社国家示范社之一,河南省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自2011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农服务”,主动适应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科技服务模式的深刻变化,积极创新服务模式,目前在节本优价、促农增收、释放农村劳动力、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秸秆焚烧)等方面成效显著,多次荣获全国、省、市级荣誉,其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推广。

创新组织形式,发挥引导带动作用。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严格遵循“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及盈余按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等原则,设有市总社、县区分社、乡镇服务站三级管理机构,兼具指导性、协调性和服务性多重特点。迄今,不仅辐射带动周边5个乡镇1.2万户农民脱贫,还在巩义、兰考等6个县(市)成立了分社,带动1.4万农民致富。

创新经营手段,满足农民多样需求。一是代耕代种、代管代营。农户当“甩手掌柜”,合作社全程负责生产资料代购、深松耕、耙地、飞防植保、粮食销售等,目前代种代管了约6万亩小麦、玉米。二是“土地银行”。农户将土地承包权、经营权抵押至“土地银行”,以获得“固定”收益和“变动”的利息;“土地银行”则将连片土地交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和规模化经营,并支付托管费用。三是联耕联种、联管联营。采取“农户+村委会+合作社”经营模式,通过“破埂、平渠、修边”等方式将碎片化农地集中连片种植单一粮食品种,实现“增面积、降农本、提单产、升效益”。

创新管理理念,建设生产要素车间。借鉴工业化理念,合作社在农业基础条件好、粮食生产相对稳定和村两委班子服务意识强的行政村,打造集生产技术服务平台、互联网技术服务平台及农产品营销平台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生产要素车间”,通过统一采购品种、测土配肥、采购生产资料、培训管理、农业机械和组织销售的“六统一”制度,实现促进粮食生产标准化、破解管理服务难题及规避市场异常波动风险。

创新合作方式,谋求增效降本扩销。一方面,以整合共建方式横向联合同行业力量。合作社统一优化配置不同农机合作社的各种农机资源,为社员及周边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同时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农用无人机植保作业队伍,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另一方面,以订单驱动方式纵向联合上下游企业。为减少生产投入和扩大粮食销路,合作社先后与不同农资生产商、20多家饲料企业及30多家面粉企业签订订单合同。

诚然,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也面临一些普遍性“沉疴痼疾”。例如,周转资金短缺,扩大再生产融资难、融资贵,限制了生产经营拓展、技术设备更新及发展转型升级;建设用地指标获得困难,难以满足规模经营所需;专业财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匮乏,招不来,留不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太多,“补课”性任务繁重,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差甚远。鉴于此,为提升全国农民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亟须针对共性问题出实招。

第一,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建立农业信贷产品体系、信贷担保体系、合作社资金互助机制及支农风险补偿基金。第二,适度扩大设施农业用地范围,增加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同时盘活利用“闲置农房”资源。第三,坚持“引育”并重,激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突破人才瓶颈。第四,持续增加财政投入并优化投入结构,挖掘社会资金潜力,改革现行体制机制,强化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与管护。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12/01 1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