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三农

以新质生产力助推农业强国建设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婧答本报记者问
发布时间: 2024-03-20 访问: 字体:

■本报记者 刘葵 通讯员 王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催生的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已初步展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农业强国建设。

那么,新质生产力在农业强国建设中将起到哪些作用?新质生产力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有哪些体现?金融机构应如何更好地支持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婧。

农业亦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大舞台

问: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在农业强国建设中所承担的角色和作用?

答:农业强国具体表现为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五个维度,新质生产力能有效促进五个维度的提升。

新质生产力能提升农业供给保障水平。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可有效提升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全要素生产率,用更少的资源和投入实现更高的产出和效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新质生产力能助推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中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愈发突出,生物育种、农机装备、农技推广体系等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新质生产力可有效促进科技进步,助力农业科技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农业科技含量。

新质生产力能完善经营体系。新质生产力具有产业协同、多方联动的基本特征,协同化成为新质生产力之下社会生产的组织形态。新型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生力军,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可以推进社会化服务,有效促进集约化生产方式建设,进而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不断提升生产要素组合效率。

新质生产力能提升产业韧性。农业产业韧性的重要表现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发展、资源节约型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支撑,可以带动绿色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新质生产力能提升农业竞争力。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与世界农业强国相比还有差距,新质生产力能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完善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竞争力。

问:放眼国内外,新质生产力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都有哪些体现?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哪些明显趋势?

答:农业生产实践中,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领域。

一是种业领域。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关乎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关涉农产品全球竞争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去年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第三年,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显著增强,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成果加快涌现。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

二是农机装备领域。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智能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我国的农机装备发展呈现“智能、智慧、绿色”的趋势,农业机械已经在平原地区广泛运用。但是,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微型小众机械一直是农机装备领域的短板。应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构建更加系统、完备、高效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现代设施农业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设施农业能够突破传统的水土资源和光热条件限制,拓展农业生产的可能性边界,丰富多元化食物体系。但在现代设施农业领域,诸多技术和设备还依赖进口,绿色防控水平有待提升,需要不断推进自主创新。

四是智慧农业领域。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使农业的各个环节、各种场景“智慧化”,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表现。智慧农业可有效解决未来农业领域的诸多现实问题。要更好地发挥智慧农业的赋能作用,应在智慧农业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智能装备等领域加强自主研发和推动国产化,着力提高劳动者对智能系统的操作水平。

问:考虑到我国农业的实际,未来该如何更好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答: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需要从劳动者、劳动关系和生产对象三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农业人才培养。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应提升农民素质素养,重点关注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头雁人才培养。同时,要注重引进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和企业家参与农业强国建设,畅通渠道、营造环境,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打造一批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人才。

二是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打造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科技”。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既要做好整体规划,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也要注重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主体创新活力。此外,还要推动产学研共同发展,重点从种业、农机装备、现代设施农业和智慧农业四大领域展开科技创新。

三是拓展农业多种功能。要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同时,应关注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均是前景可观的领域。

金融可通过多种手段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

问:金融作为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其中都发挥着哪些作用?金融机构该如何更好地支持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答: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形成的高科技生产力。创新的本质就是对未知路径的探索过程,具有周期长、不确定性大、失败率高的特点。金融可通过资金支持与风险管理手段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具体来说,金融产品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基本的资金保障,使得新质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不会因为资金短缺而失去发展的机会。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金融产品可帮助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更准确的智能化决策。保险产品可分担创新主体的“试错成本”,重新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促进创新投入。

我认为,金融机构支持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强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助推农业生产力提升的重要主体。在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时,应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提升支持力度,做好产品创新。

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与其他创新类似,不确定性强,风险较大。应健全农业科技信贷配套机制、打造多层次的农业科技资本市场,吸引风险投资基金等关注农业领域,完善科技—农业—金融创新链条。

重视农业新产业和新业态的金融需求。在现代农业体系中,一二三产业融合已成为常态,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运输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和新业态已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加强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运用产业链金融的思维,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3/20 11: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