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三农

春日食笋麻竹变身“剥皮黄金”
发布时间: 2024-04-03 访问: 字体:

■敖才东

春天正是吃笋的好时候。我国食笋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诗经》中就有“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可见自古以来,笋就被视为上好的蔬菜。宋代文豪苏轼极爱吃笋,他曾称赞苦笋“待得余甘回齿颊,已输岩蜜十发甜”。

在我国南方地区,有一座城市“因笋而富”——广东省英德市。目前,英德市麻竹笋种植面积达80.81万亩,从业人员达8.8万人。2023年该地麻竹笋产量超过120万吨,产值超过71亿元。最近几年,广西柳州的螺蛳粉火“出圈”,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笋包原材料有七成产自英德市西牛镇。英德麻竹笋还远销海外。目前,在日本的竹笋市场上,超五成来自英德出口的麻竹笋,其中英德出口的笋干产品占日本笋干市场的95%以上。

在英德市,小小的麻竹笋绿了青山、富了百姓,因此当地村民都把麻竹笋称作“剥皮黄金”。那么,麻竹笋产业是如何在英德市“破土而出”的?

英德市地处北江中游,气候属南亚季风型气候,温暖多雨,既无严寒、亦无酷暑。当地年平均温度约20℃,年平均降雨量1876.8毫米,全年无霜期316.7天。优越的自然条件促使麻竹枝繁叶茂、植株高大,麻竹笋粗大肉厚、味道甘甜。

英德市由清远市代管,清远市将麻竹笋列为“百亿农业产业”之一重点打造。为做强麻竹笋产业,清远制定了《清远市西牛麻竹笋产业发展贷款贴息(西牛镇试点) 实施方案(试行)》等试点金融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英德市做实做细“麻竹笋价格保险”工作,由保险公司对麻竹笋收购价低于1.2元/斤的参保人进行赔付,提高了麻竹笋的市场议价能力。去年,麻竹笋价格稳定在1.6元/斤,实现了企业、合作社、农民三方共赢。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一定要先搭建好产业发展平台。英德市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以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将产业园区作为平台建设的重要环节,成功打造了“农业强镇小型经济圈”。当地还全力打造“笋+鱼”“笋+鸡”等餐饮、旅游品牌,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去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旨在促进竹制品替代塑料制品的使用。在此背景下,英德市积极创新产业发展思路,将麻竹笋产业链延伸到“以竹代塑”“以竹代木”等不同领域。该地持续培育和引入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提升竹产业的附加值,将竹子“玩”出了新花样。在英德市的工厂,成竹被加工成竹制餐具、竹制茶杯,可再生、易降解的竹纤维被做成精美的一次性餐盒。“以竹代塑”生产线的副产品、下脚料(如竹沥、竹屑、竹叶竹枝粉、竹叶等)经细末化和化学处理,可以制成优质的动物饲料。

麻竹浑身都是宝,除竹笋和成竹外,竹叶也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麻竹叶片长而韧,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也是包粽子的上等材料。用麻竹叶包粽子,有“竹报平安”的美好寓意。据了解,英德麻竹叶年产量达2300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产值1亿元左右。此外,竹笋预制菜、竹笋即食制品、竹叶茶、竹精油等一大批高附加值产品纷纷推向市场,麻竹笋这个“土特产”正成长为百亿规模的大产业。

近年来,英德市持续强化产业联农带农机制。过去,英德市麻竹笋以农户散种为主,产品也多限于鲜笋和笋干,并未形成规模化效应。该地麻竹笋产业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影响,带动致富的效应并不明显。

为解决上述问题,英德市树立系统思维,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农业经营主体为纽带,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种植大户为基础” 的新型农业经营格局。

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麻竹笋种植已然成为当地富民增收的“摇钱树”。以英德市西牛镇为例,当地约5.8万人中有超过3万人从事麻竹笋产业,户均种植面积50至60亩。收成好时,户均纯收入可达15万元左右。

英德市将麻竹笋打造成为“剥皮黄金”,是广东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快速发展的缩影。目前,广东省林地面积1.62亿亩,森林覆盖率53.03%,覆盖率全国排名第五;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约8700亿元,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广东通过实行村镇林权经营权统一、发挥村“两委”主体性作用、采取混合经营模式等方式,充分激发林下经济发展潜力,成为阻断规模性返贫、实现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方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4/03 10: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