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三农

沁人绿意绕苗寨
发布时间: 2024-04-25 访问: 字体:

■冰 璇

春日的拂晓时分,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的岜沙苗寨被一片浩渺的云海所覆盖。随着日出的到来,晨光与流动的云海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演绎一场大自然的“魔法秀”。在云海的映衬下,苗族的民居和周围的群山若隐若现,宛若仙境。2012年,岜沙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传说苗族的祖先蚩尤有三个儿子,岜沙人就是其第三个儿子的后裔。当年蚩尤被黄帝打败,率领部落开始了向西南的千年迁徙,最后选择定居在此,世代繁衍至今。

走进岜沙村,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古树参天,蝉鸣鸟叫声不绝于耳。举目望去,粗壮的枝干直插云霄。这得益于岜沙苗族世世代代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他们认为,森林乃生命之摇篮,岜沙之所以能够几百年生生不息,离不开莽莽森林的滋养。当新生命降临时,其父母就会种下一棵树,作为孩子的“生命树”,寓意其生命的开始。当这个人离世后,家人便会将那棵陪伴其一生的“生命树”砍倒,做成棺材将其安葬,并在墓穴上再种一棵树苗,称之为“常青树”,以示逝者永生。村里有一规定:如果有人盗伐古树,一经发现要罚120斤米、120斤猪肉、120斤酒。目前,岜沙村森林覆盖率达93.4%,百年以上的古树有1377株。

岜沙村传统苗族民居为全木结构,多为依山而筑的吊脚楼。楼上是生活空间,底层用来堆放杂物、工具或喂养牲畜。这种独特的干栏式建筑,在防潮湿、避猛兽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岜沙苗寨里,家家户户均建有禾晾和禾仓,收回来的粮食先在禾晾上晒干,然后放置于禾仓中。每当秋收时节,寨边一排排禾晾上挂满金灿灿的稻谷,与浓绿的树林、青瓦木房构成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

走进岜沙苗寨的民宅,游客能感受到古朴深厚的苗族特色文化。岜沙男子大多身穿圆铜扣黑色高腰衣、黑色直筒大裤脚,头部四周剃光,顶部挽着称为“户棍”的发髻。岜沙女子盘发于顶、插木梳,身着黑色对襟衣、百褶短裙,配以色彩鲜艳的刺绣。

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的芦笙节是岜沙苗寨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节日当天,岜沙男女老少身着盛装,相聚在岜沙古芦笙堂内,由岜沙各寨组成30人左右的芦笙队进行芦笙吹奏比赛。

怡人的生态环境、迷人的民族文化,成为岜沙苗寨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资源。当地通过“景区带村、合作社带片、能人带户”的形式,建立了覆盖全体村民的“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共享门票收入等红利,提升村民参与旅游业的积极性。

如今,来岜沙苗寨的游客络绎不绝,全村旅游从业人员超过300人,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2023年,岜沙苗寨共接待游客21.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3亿元,人均纯收入达1.14万元。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岜沙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路。近年来,学校、医院、博物馆、文化广场等在村里陆续建成落地,村民们过上了更加现代便捷的生活。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4/25 15: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