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金融

商业银行谋划“信贷新年图谱”
发布时间: 2009-12-04 访问: 字体:
  经历了今年近10万亿的猛增,明年中国银行业的信贷又将以怎样的速度增长?
  临近年关,一些大型银行正在紧锣密鼓的调研和酝酿之中。
  如交通银行自11月下旬以来,一直在召开明年工作计划的片区调研会;而工商银行计划在12月中旬召开全行会议,研究明年的信贷规划等相关工作。
  另有多家银行已拿出初步的信贷规划,但还需根据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的要求进行调整,方能正式执行。
  11月27日,在徽商银行主办的一场关于金融同业合作的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提出,明年的整体信贷增速估计为15%至17%,增量会在7.2万亿至7.5万亿元左右。不过,在场的徽商银行高层更乐观,认为明年城商行的信贷增速可能在20%之上,全行业信贷增速估计可以达到17%。
  增量规模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某东部城商行高层预测,按照他对当前相关政策的理解,明年信贷增量超过7万亿元的概率相当低。
  而在北京的另一个会场,监管部门的某高层人士则指出,明年的新增信贷最多6万亿至7万亿元。
  多位银行业资深人士均认为,当前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存贷比水平较低,对明年的信贷投放形成制约,其他“技术”因素还包括《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以及地方财政担保叫停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影响等。
  业界的一个共识是,存量贷款的结构调整将是明年的一个主基调,其中,借新还旧贷款、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都将是调整的重点。
  
  开展项目储备
  
  临近年底,各家银行正在加紧开展项目储备,为2010年一季度的信贷投放作准备。东部某大型城商行还专门下达了项目储备方案,提出储备项目以实体经济为主。
  11月30日,一位大型银行中层人士直言,国有大行的信贷基调要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一脉相承。11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将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钟伟表示,今年的信贷增量在10万亿元左右,明年信贷增量估计增速在15%至17%,增量部分在7.2万亿至7.5万亿元。“考虑到地方政府和央企已经获得的、还没有动用的流动性大概有3万亿元,明年市场的流动性大概有13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可以保持高速增长。”他说。
  而徽商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明年城商行的信贷增速可能在20%以上,由此拉升整体的信贷增速达到17%至20%的水平。参与前述金融合作论坛的多位银行人士也赞同这一观点。
  但前述大型银行人士认为,明年的信贷增量要弱于今年,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可能会减少。因为财政担保已被叫停,而这是今年上半年信贷增量的“主力”之一。
  一些中小银行人士还给出两个不确定因素:
  其一,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存贷比已处于高位,恐无法支撑信贷继续高速增长;其二,《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将对客户提款、存款派生和贷款计息带来一定的影响。
  前述城商行高层直言,明年一季度肯定不会出现往年那样的信贷高峰,“《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后,将会是按月监控,适度增长的概念,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投放出来。”
  近期,央行连续在公开市场上净回笼资金,且在短期内回笼力度将逐渐增强,短期央票收益率也逐步走高。
  同时,银监会出台的一系列办法都将加强对信贷资金用途的监管。对此,一些银行人士指出,这均体现了政策从紧。
  钟伟表示,货币政策的数量工具已在退出,7月份以后,各类口径的货币供应量都在收缩。前述城商行高层也估计,明年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的目标可能定在17%左右。
  “假定现在公告补充资本的商业银行资本全部补充到位,未公告的则不考虑其补充资本。那目前的资本充足率很难支持明年八九万亿的水平,但是6万亿元左右是可能的。”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如果信贷增量是6万亿元,除非允许地方政府发更多的债券,否则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项目投资”。
  
  中小银行抢放贷
  
  不过,在多数银行忙于“囤积”信贷资源之时,部分中小银行有年底抢放贷的举动,以避开明年初可能出现的信贷洪峰。
  “分行前段时间刚刚‘卖’掉了一部分存量信贷资产,腾出很大一块额度,现在总行要求我们不必一定等到明年1月初再投放,现在有好的客户可以马上投放出去,”12月2日,一股份制银行内部人士透露。
  “抢跑”的直接目的,可能在于银行希望充分利用明年每一个计息天数。
  以明年1月1日投放一笔贷款为例,借款企业开始偿还本息的时间可能在1月下旬甚至2月份,这意味着1月有半数时间银行的利息收入可能较少甚至为零。而现在就投放一笔贷款,却能保证从明年1月1日开始实打实地收取利息。
  “每个月的20日是结息的时间点,”上述人士称,总行对明年的要求是“一天都不要漏掉”。
  “抢跑”的另一个原因在于避开年初大型银行的“信贷洪峰”,否则可能导致中小银行利润、贷款指标双落空。
  “其实今年的情况就很明显,大家青睐优质的政府投资项目,但因竞争力方面的原因,中小银行一开始很难跟上大行的节奏,”另一股份制银行人士坦承,当前在大型银行的信贷空档期适当介入部分资源,是中小银行的现实之举。 以2009年为例,在今年1季度的信贷狂潮中,五家大型银行的市场份额一度占据50%以上,而直到第二季度股份制银行才逐渐开始“接力”。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中资银行业普遍面临的资本压力以及存贷比水平等问题,可能会对当前部分中小银行的投放形成制约,尤其是地方财政担保叫停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影响,可能制约其“抢跑”速度。
  “现在总行确实对政府授信平台的控制非常严格,我们也正在等待总行新的策略,”前述银行内部人士表示,“不过总行已经强调了一点,就是一定要尽量投向实体经济领域,一方面在于风险控制,一方面是从利润方面考虑。”
  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上述限制措施并不会显著降低明年银行的信贷规模。
  渣打银行研究部主管王志浩近期公开表示,如果没有控制措施,明年前两个月每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很可能轻松突破1万亿元。
  “抢跑”对于银行而言并非有利无弊。在本会计年度内发放一笔贷款,意味着拨备计提、坏账准备等需要核算于2009年年报中,而这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今年业绩。
  同时,这一行为可能引发行业的连锁反应,年底银行或许上演存款“击鼓传花”大战。
  “抢跑”行为对于银行的一个负面效应在于,如果暂时客户用不完申请的信贷额度,将导致派生存款回流至银行。而目前银行不缺流动性,反而因为流动性过剩面临配置压力。
  “这对银行确实是一个压力,”一银行内部人士表示,不过相对于各家银行争抢不多的优质贷款资源,存款的操作可以更为“灵活”。
  一条途径在于给客户开出一张银行本票,即相当于将“多余”的资金从存款账户上抽离,又回到客户手中。不过由于安全性、存款利息损失等因素,客户一般不愿接受这一方式。
  正因如此,更多的银行不得不选择一种“损人利己”的方式,将这部分存款“强行”转移给其他银行。
  例如,A银行要求客户或其关联公司在B银行开立户头,把从A银行申请出的贷款中暂时不用的资金,以电汇等方式“强行”汇至B银行做存款,这样B银行 “不要也得要”——派生出来的存款利息成本,即被转移至B银行。
  “年底不少银行都在这样处理存款,银行之间相互把存款转来转去,”一业内人士透露,而一到明年1月,银行又拼命想把这部分存款再转回来。
  
  拟定退出名单
  
  “今年10月份以后,整个银行业的议价能力逐渐提升。”11月27日,徽商银行董事长王晓昕表示。
  而这也有助于商业银行开展存量贷款的结构调整。某大型银行安徽分行人士称,该行目前还在继续压缩票据融资,目的是将全年信贷增量控制在总行下达的计划之内,并提高资产收益率。
  对于明年的信贷结构调整,一家大型城商行已拟定初步规划,退出借新还旧贷款是重中之重,对于暂未退出的借新还旧贷款,要通过加固担保等方式,降低贷款风险系数。
  究其原因,一位银行对公信贷人士指出,此类贷款的借款人往往存在现金流量不足、资产流动性差的问题,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而对国家产业政策已明确是产能过剩或相对过剩行业的企业客户,也成为商业银行重点实施信贷退出的对象,如钢铁、水泥等。
  不过,从一些资源、能源大省的情况看,由于相关行业是当地的主导产业,所以,各家银行还是选择抓大放小,退出劣质企业,继续扶持优质企业。
  此外,下半年以来,随着信贷投放趋于理性,加上议价能力的提升,多家商业银行已不再单纯追求规模,而更注重质量和效益。所以,利率水平低、派生效益少、综合贡献度差的客户,也成为信贷退出的对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9 14: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