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金融

压力测试安好 未必便是晴天
作者:白鹏
发布时间: 2015-03-23 访问: 字体:

  医生时常告诫我们,持续、高强度的压力环境不利于机体的健康与成长。但是,对于金融机构,特别是那些所谓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银行而言,使其长期保持能够在高压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与状态,无论是对银行自身,还是整个经济金融体系,乃至全社会,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处的。这是本轮金融危机给人们留下的一条深刻教训,也是2009年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创设银行业压力测试的初衷。
  日前美联储公布了最新一次压力测试成绩。本次测试模拟了包括经济衰退4%、失业率突破10%、房价下降25%和股市下跌60%等在内的一系列经济低迷和市场动荡情形,旨在确保大型银行能在如此的市场动乱期承受大额的损失,且无需接受纳税人救助。结果显示,参与测试的31家银行均通过了一级资本比率至少达到5%的最低要求。这是自美联储开展此项工作以来,接受测试的银行首次全部及格。
  美联储表示,相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大型银行的风险已明显降低、资本更加稳固。将本次测试结果与2009年第一次测试结果对比,可以看出,截至去年四季度,大型银行的“高质量资本”在风险加权资产中的占比提高了两倍以上。随后,数家银行立即宣布了面向投资者的资本回馈计划。摩根士丹利计划回购最多31亿美元股份,将季度股利提升至0.15美元/股;美国运通计划回购最多66亿美元股份,并提升季度股利;高盛将季度股利提升至0.65美元/股。
  在银行股东们欢呼雀跃、银行管理者喜笑颜开的时候,笔者心头轻轻掠过一丝疑虑:经历了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洗礼的华尔街银行业,短短几年之内是如此之“健壮”?如果冷静审视这份成绩单,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点点隐忧。比如:尽管所有银行的一级资本比率都高于5%的及格线,但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几家领军银行的测试结果都排在倒数五名之内。换言之,系统重要性越高的银行,成绩越低!
  美国财政部金融研究办公室日前的一项独立研究更令我们“心塞”了。该机构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设计的一套评估方法,针对资产规模超过500亿美元的33家美国大银行,从规模、互联状态、复杂程度以及跨境活跃度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和综合比较,最终测算出每一家银行对国际金融系统构成危险的权重,并形成了一份“危险排行榜”。其中,摩根大通以5.05%的风险得分位列第一,被视为对全球金融系统具有最大的潜在风险。紧随其后的是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该机构表示,要维护国际金融系统稳定,这些大银行需要接受更严格的监管,而得分排名前八位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则应被要求满足更严苛的标准。
  客观而言,近年来美联储对银行业的监管已愈来愈严格。如:自2011年开始,美联储新增了对银行资本计划的评估,以此判断其未来是否会出现资本短缺等问题。花旗银行的资本计划就曾连续两年被美联储否决,被迫削减股票回购和派息计划。此外,美联储已将压力测试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管手段,每年都对其具体工具、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但它毕竟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对于规模庞大、业务复杂的“大到不好管”的银行,压力测试尚面临适合模型的选择、风险损失数据的积累、数据的技术处理和假设检验的执行等一系列深层次难题,不可能替代银行自身的风险约束。
  对银行而言,通过压力测试固然值得欢喜,但必须意识到其仅是监管机构帮助银行审视自身健康状况的手段而非经营的最终目的,若满足于测试及格,甚至因此对现状和未来盲目乐观,产生“测试安好必是晴天”的幻觉,而忽视了存在的潜在问题,那么不仅与开展压力测试的审慎监管初衷背离,更会为长远发展埋下风险隐患,“霹雳”可能随时降临。任何情况下,时刻绷紧风险这根弦,居安思危、稳健发展才是王道。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9 14: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