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法
当前位置: 首页 > 金融与法

促进要素流通 兼顾公平效率
从商业银行角度看民法典合同编通则部分解释(征求意见稿)
发布时间: 2022-11-18 访问: 字体:

■王 帅

最高人民法院于2022年11月4日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部分的解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在合同解释规则、招投标拍卖规则、缔约过失赔偿规则、刑民交织规则、无权处分规则、一权多转规则、违约金定金规则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明确规定。

《征求意见稿》共9章73条,其立法角度和思路均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市场要素流通,填补了原先立法体系中一部分存在争议的空白地带,是民法典合同编出台近两年以来,立法领域在充分融合社会民商事实践经验后的又一次改革和创新。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本次《征求意见稿》关于合同编的一系列变动尤为值得关注。

划分行政管理与合同效力

《征求意见稿》第十九条明确了关于合同违反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的强制性规定,对于合同效力如何认定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仅以合同违反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的强制性规定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将不予支持,除非该强制性规定系为了实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制定的具体规定,或者违背了公序良俗等。

另外,《征求意见稿》第十二条关于“批准生效合同的法律适用”对需要进行行政报批手续的合同、未履行报批义务、履行报批义务后另一方拒绝履行合同、延迟履行报批义务导致合同未获批准的损失赔偿等相关情形,均作出了细化规定。

上述规定是在《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37-40条基础上的整合和优化。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部分客户的项目经营类贷款经常会遇到行政审批前置或作为贷款发放条件的情形,尤其是对于特殊行业,及时取得行政审批手续是项目能否正常经营运作的根本条件。针对过去民法体系规则下,部分政府基于地方保护主义采取不当行政管理行为,以及商业合同的当事方推诿和责任不明晰的现象,《征求意见稿》在一定程度上将行政管理行为和商业合同效力进行了明确划分,这将有利于交易效率的提升。

细化缔约过失责任规则

《征求意见稿》第五条“缔约过失的赔偿范围”规定:“当事人一方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实施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或者对合同不成立、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有过错,对方请求赔偿其为订立合同或者准备履行合同所支出的合理费用等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由双方当事人按照过错程度分担损失。”根据本条规定,当事人主张前款所称“因丧失其他缔约机会而造成的损失”的,应当对其他缔约机会的现实可能性以及损失的大小承担举证责任。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因贷款发放条件不满足而被客户主张缔约过失责任时有发生,在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裁判倾向中也有部分案例曾判决商业银行承担直接或间接的全部损失。本次关于缔约过失责任进行了关于责任分担和举证责任的明确,将缔约过失的行为及带来的后果进一步细化量化,有利于商业交易的促成,以及商业银行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主张与维护。

明晰刑民交织复杂情形

《征求意见稿》第十八条规定:“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由行为人承担行政责任足以实现该强制性规定的目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合同不因违反强制性规定无效。行为人在订立合同时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或者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的,合同并不当然无效。人民法院应当结合犯罪主体是一方当事人还是双方当事人、合同内容与犯罪行为的关系、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等因素,依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认定合同效力。”

在过往的司法实务中,通常会遵循“先刑后民”原则,即民商事纠纷案件审理过程中,如发现合同当事方或相关主体涉及刑事犯罪,部分法院即倾向于不再对合同效力进行判断,而是裁定驳回起诉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或将民商事案件审判进度停滞下来,从而使当事人陷入长期的权利空悬状态。其依据主要来源于最高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文件。“先刑后民”原则是否应当在个案中适用,其关键在于判断涉案犯罪行为与民事案件争议的事实是否同一。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进行维权行为时,若出现刑民交织情形,往往会使民事维权工作陷入久拖不决的困境,核销工作无法推进,影响经营效益。《征求意见稿》中的修订要求司法机关对合同的效力进行独立审查判断,强调保护合同中无过错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安全和交易秩序。在合同约定本身不属于无效事由的情况下,合同中一方当事人实施的涉嫌犯罪的行为并不影响合同的有效性。

除上述几方面外,《征求意见稿》中还明确了关于招标拍卖等竞价方式订立合同、有关资金占用费的计算、有关合同解除权的完善、对以物抵债协议的选择权、细化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等。其既有整合沿袭,又有细化完善,更有创新变革,均对银行业务经营的多个环节具有重要意义,相信正式出台后将对合同法领域的争议解决产生深远影响。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11/03 09: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