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法
当前位置: 首页 > 金融与法

夯实法制基础 保障规范有序
从商业银行视角解读《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
发布时间: 2023-04-07 访问: 字体:

■黄 黎

近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白皮书系统总结了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网络法治建设理念和实践,为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商业银行数字金融业务是互联网应用创新的重要方面。白皮书对中国互联网法治建设经验的梳理和总结,为商业银行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数字金融创新指明了道路。

网络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科学立法构建网络法律体系。法律是治国重器,良法是善治前提。中国网络立法随着互联网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的发展过程,推动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140余部,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依托,以传统立法为基础,以网络内容建设与管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等网络专门立法为主干的网络法律体系。

严格执法规范网络空间秩序。严格执法是依法治网的关键环节。党和国家以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推动形成健康规范网络空间秩序、营造天朗气清网络生态为目标,组建中央网信办网络执法与监督局,开展“净网”“清朗”等系列专项行动,加大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网络知识产权侵权、平台经济经营者垄断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加快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公正司法捍卫网络空间正义。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坚持司法公正、司法为民,积极回应网络时代司法需求,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赋能传统司法,推出智慧法院、智慧检务等服务,健全在线诉讼规则,推行互联网法院“网上案件网上审理”的新型审理机制,依法解决新型网络纠纷,打击网络犯罪,保障网络空间主体权益,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高效便捷、普惠均等的司法服务。

全民普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我国借助互联网创新载体形式,拓展“互联网+普法”新模式,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不断创新,网民法治观念全面提升,网络平台主体责任和行业自律有效落实,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日益成为网络空间广泛共识和基本准则。

银行如何助网络法治建设

推进企业法治建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我国发展中的一次重大机遇,与国家安全稳定和人民切身利益休戚相关,互联网的平稳有序发展需要依托法治,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共识。我国互联网法治建设是一项整体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网民等多主体参与,商业银行是其中重要一环。商业银行应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数字化转型,一方面提升依法治企能力,建立完善的数字金融企业法治体系、培养网络与法治兼通的管理团队、增强网络法律风险化解能力,通过加强自身企业法治建设助力整个社会互联网法治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健全规章制度体系。规章制度是企业合规管理的重要渊源,银行应切实做好外规内化工作,确保法律法规关于网络法治各项要求无漏点地转化为规章制度规定,建立完善的内部网络法治规则体系。

健全有力的领导体系。推进企业网络法治建设应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网络法治素养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方面,通过专题学习、听取汇报、任前谈话、专业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网络法治素养,培养一批有较强科技能力与法律能力的管理者。

建立完备的风控体系。前端主要是依法决策机制,商业银行应将法律风险评估纳入数字金融决策,推行法律顾问参与有关产品研发和经营研究的各类决策会议。中端主要是业务办理的法律风险控制,商业银行应加强数字金融类制式合同文本研发、法律咨询服务、后评价整改等工作力度。后端主要是案件应对与纠纷化解,商业银行应立足政策导向与法律规定,结合网络金融业务特点,做好对数字金融类纠纷的综合应对,对于被侵权事项应积极维权,对于自身过失事项要做好多元化处置。

做好重点风险集中防控。个人信息侵权、网络知识产权侵权、金融数据安全等是关系到国家安全、人民切身利益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目前我国针对此类风险治理高压态势已经形成,民事、行政、刑事责任规则也基本明晰。商业银行应切实担当、主动作为,突出对以上重点领域法律风险的综合治理,对每一项数字金融经营管理事项开展个人信息保护、金融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的审查评估。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11/03 09: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