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特刊
当前位置: 首页 > 月末特刊

生态环保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发布时间: 2020-06-23 访问: 字体:

■李 瑶

两会期间,北京天气持续晴好,“两会蓝”的基调上又添“两会云”“两会霞”,给人们留下美好印象。近年来,“大气污染治理”作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热门议题,一直以来在两会上都颇受重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提法是“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曾经,北京的天气靠风吹,但“天帮忙”可遇不可求,“人努力”减少污染源排放才是治本之策。

两会之后,中国兜出了“生态家底”,向世人宣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清单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距离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中国环境这十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污染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即便如此,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今年,中央财政资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并未压减,而是进一步增加。因为,生态环境领域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严惩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行为,这也使得濒危物种保护更多地进入公众视野,野生动物监管也将迎来重大转变。

从前求温饱,现在要环保;从前重生活,现在重生态。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最终还是要落到人们的生活细节中。两会前,《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进入了“强制时代”。某外卖点餐平台悄然升级软件响应条例。该订餐软件内嵌“垃圾分类助手”,输入“麻辣烫”“汉堡包装”,就可以一键查询物品属于哪类垃圾并附赠“投放指南”,做到餐后垃圾分类不求人。

于细微处改变生活习惯,选择更绿色的生活方式,让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成为约束日常行为的一条细细红线,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这也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绿色发展理念。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2/29 11: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