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调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调研

深化纪委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调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20-06-11 访问: 字体:

■张 波

纪委监督与审计监督都是企业内部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两者实现更加深入地贯通协调,有利于实现信息互通、监督互动、措施互补、成果互享,对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职能目标具有趋同性

职能趋同。纪委监督的首要职责是政治监督,根本任务是做到“两个维护”。审计监督主要是监督企业内部各级机构及其有关人员各项业务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审计监督的基本职责是经营和管理监督,但又不限于此,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保证权力规范运行同样是审计监督的应有之义。

目标趋同。纪委监督的目标是提高党的执政力,监督权力运行,增强拒腐防变与抵御风险能力。审计监督的目标是保障业务发展和合规经营,都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其最终目标都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保障银行内部依法依规依纪运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国家金融稳定和银行业务经营稳健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推动两者优势互补

纪委监督的短板与审计监督的长板分析。实践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要通过具体经营工作开展和业务管理导向来体现和落实,两者不能割裂。对于纪委监督来说,政治监督是首要的,政治监督要具体化、经常化,工作关键点体现在紧盯重点人和重点事,从银行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着力发现问题线索和风险点,从政治和纪律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判定、解决问题。纪委开展监督工作存在一定短板:一是在人员力量上,纪委条线专职人员数量有限,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监督常常力不从心;二是在业务知识上,纪检干部对于业务情况无法及时充分掌握,从业务现象中发现问题线索的及时性、敏感性受到局限;三是在抓线索手段上,主动发现问题的手段较少。而审计机关开展监督具备人员队伍数量较大、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科技支持手段比较强大、开展业务检查监督的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业务检查(盯事)的能力较强等优势。

做实协同合作,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政治监督的效能。纪委监督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权威性,审计监督具有突出的专业性和独立性,而发现和揭露违纪违法问题是纪委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共同着力点。从工作方式和手段上来看,审计监督与纪委监督存在天然的互补。第一,审计监督是一种对内部的经常性业务监督,通过开展各类常规审计、专项审计和全面审计,获取大量、广泛的问题信息,随时发现一些纪委应纳入线索管理的问题,帮助纪委将监督触角直接延伸到业务经营一线。第二,银行违纪违法案件中绝大部分都涉及业务经营活动,因此,应充分发挥审计人员专业特长,挖掘可疑的经济事项或线索,为纪委监督提供一手重要证据来源。

综上,纪检机关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内部审计的监督力量,构建二者紧密协同的工作机制,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制度安排实现二者专业互补、信息共享、优势共鉴,从而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

贯通协调沟通路径

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实现协同贯通的领导机构。建立行党委领导下的审计监督委员会,作为推进派驻改革、加强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委员会作为全行审计监督的议事决策机构,通过建立委员会议事决策机制,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实现党内监督与业务监督的协同发力。

事前协商,共同确定监督对象和审计重点。一是纪检机关参与审计工作计划制定。纪检机关将政治监督相关需求、着力点、信访和问题线索等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监督的主要领域需求,与审计部门掌握的业务监督内容进行综合统筹,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再针对性开展审计。审计调查获取到重要的证据或线索,纪委可以进一步深入查证,核实情况,收集并确定证据链,互相配合,查清查透事实真相,提高纪委查案办信的成效,强化纪委监督效果。二是共同研究确定审计对象。纪委根据自身掌握的情况,经过问题线索的综合研判,与审计部门共同研究确定审计对象,能够大大提高审计监督的针对性。

事中协同,及时沟通掌握信息线索。在具体的审计项目运行过程中,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纪委应建立及时沟通机制,审计发现涉及本行管理干部的重要问题线索及时通报、反馈给被审计单位纪委。双方共同分析研判,并研究确定深挖线索的目标或方向,提升监督力度。

事后协作,提升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纪委就审计问题及整改情况单独进行沟通,帮助纪委掌握一些苗头问题、疑点问题,作为纪委开展党内监督重要资源,纪委据此进一步完善整改监督方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9 1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