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调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调研

依托科技赋能 破解发展难题
对金融机构助力河南建设农业强省的调研
发布时间: 2024-03-27 访问: 字体:

■姚大顺

中原熟,天下足。被誉为“中原粮仓”的河南省生产了全国1/4的小麦、1/10的粮食,是当之无愧的农业大省。在我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上,河南农业发展也正在着力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型升级。河南省内金融机构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金融产品、强化金融服务,有力支持当地农业生产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为河南建设农业强省注入强劲的金融动能。

服务措施和成效

近年来,河南辖内金融机构立足职能定位和自身优势,不断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持续优化金融服务,贡献强有力的金融力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4日,河南省主要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86万亿元,有力支持了农业发展。

助力守好“中原粮仓”。农业银行河南分行积极践行责任担当,扎根中原大地,全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该行把服务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创新推出高标准农田“五位一体”商业金融服务模式,助力近百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累计发放高标准农田贷、农机贷、农业生产托管贷、中原粮食贷等粮食领域贷款118亿元,全力保障粮食稳产高产。

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农业发展银行河南分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靠前发力、主动作为。该行以沿黄相关地区为重点,先后在开封、新乡、濮阳、济源等地开展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信贷政策宣讲暨重点项目对接“黄河行”活动,提供6亿元信贷资金,支持河南濮阳范县补充耕地储备及黄河滩区迁建县城安置区项目建设。该行支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安置“土地+”模式,被河南省发改委推广。

助推打响农业品牌。建设银行河南分行不断下沉金融服务重心,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抓住特色产业,突出相关主体的带动作用,坚持开展“走进政府、走进农企、走进农户”活动,积极参与政府涉农项目建设,大力扶持涉农优质企业发展。目前,该行已创新推出“辣椒贷”“红薯贷”“酥梨贷”“樱桃贷”“茶叶贷”等十余个“富农产业贷”特色产品,以金融“活水”助力一大批农业品牌成为叫得响、卖得好的河南“农”字牌精品。

护航农业产业链发展。中国银行河南分行围绕粮食及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聚焦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耕种、收储、加工等环节的综合融资服务。

数智赋能产业振兴。河南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发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财政+金融”“政府+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数字化转型赋能增效,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贵、慢”问题。河南农担加大科技能力、数据能力两大数智体系建设力度,建设了“云—数—智—算”全面融合的智慧农担云平台,打造面向外部客户、合作机构、内部员工的“1+1+4+N”多场景服务能力。成立以来,河南农担已实现业务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撬动897亿元资金润泽中原大地,为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66.26万笔。

存在问题及建议

河南省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创新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体来看,涉农金融服务普遍呈现交易成本高、风险大、盈利低的特点,金融机构在推动涉农业务持续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方面面临一定阻力。此外,在河南省偏远或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仍存在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深度不够的问题,难以充分满足广大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资金需求。

对此,建议当地涉农金融机构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丰富服务乡村振兴的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依托科技赋能,加快金融创新。金融机构应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推动农村金融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加快创新研发农业产业链融资、订单农业贷款等金融产品,充分运用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等手段,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加强协同合作,修好信用之“渠”。农村信用体系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地方政府、司法部门、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要加强合作,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精准识别各类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状况,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等工作,以信用建设和信用评价结果运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信用基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倾斜金融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各类涉农金融机构应坚守定位、差异化经营。大中型银行可通过建立单列信贷计划等专营机制,延伸普惠金融服务半径;地方法人银行结合自身定位,利用人缘、地缘优势服务“三农”发展;政策性银行开展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转贷款业务合作,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3/27 09: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