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一言为重百金轻
发布时间: 2024-03-15 访问: 字体:

■本报记者 张 敏

诚为道德之基,信乃立身之本。诚信,是社会的基石,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基础。在商业活动中,诚信更是企业的生命线。有些不法商家不择手段牟利,挑战公众底线,置消费者利益于不顾,这种行为破坏了社会的信任基础,引发公众不满。

从国产大米加香精冒充“泰国香米”的欺诈行为,到美容针变成“毁容针”的触目惊心,再到儿童智能手表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每年的央视“3·15”晚会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中存在的种种违法侵权问题。上述事件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体现出国家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治理决心,也反映了公众对诚信的渴求和追求。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宝贵财富。相传,春秋末期,范蠡为了实现公平公正交易,造出了历史上第一杆“秤”。古时一斤为十六两,范蠡便在秤杆上设置了十六颗星,分别是象征“天”的南斗六星、象征“地”的北斗七星和象征“福禄寿”的三星,旨在告诉人们做生意时要无愧于天地,不可做有损福禄缺寿之事。我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对“诚”和“信”有着深刻而翔实的解读。春秋时期,孔子倡导的“为人之道”为后人所推崇,并被视作为人处世的立身准则;西汉文学家刘向以“人背信则名不达”为立世之本;北宋时期的政治家范仲淹认为,惟“不欺”二字可终生行之。由此可见,诚实守信为历代大家所推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诚实守信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

当前,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诚信缺失问题存在深层次原因。我国传统的诚信理念是在熟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血缘、地域特征。在古代民间社会,人们的活动范围有限,形成了由“乡亲们”构建起来的熟人圈。“熟人”便成了诚信的基础。在现代社会,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人们的社交圈和关系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领域与陌生人交易成为常态,但熟人社会的诚信观念未能及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转变,导致一些诚信缺失问题出现。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短期利益,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扰乱市场秩序,失去公众信任。这种行为的背后,既有商业道德沦丧的原因,也与监管有待完善等因素有关。

诚信作为社会的基石,其价值不容忽视。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诚信是立足之本。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金融已从简单的借贷活动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的“血脉”,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作为一种以资金为中心的信用活动,金融既有一般属性,也有特殊的文化属性,需要以诚信作为交易基础,赢得客户信赖。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金融机构要在构建企业文化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做到诚实守信,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道德,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服务承诺。要牢固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在加大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力度的同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让金融消费者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各家金融机构积极行动,主动承担金融知识宣传义务,如华夏银行南京分行推出成语说消保系列动画,通过“成语典故+故事新编”方式讲解《南柯一梦》《急功近利》等典故,提升消费者保护知识宣传的吸引力。农行厦门分行以书画展演、汉服表演等形式,让市民既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又了解到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活动中积累的道德观、经营观。金融机构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金融理念和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要通过弘扬诚信文化,践行社会责任,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金融市场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3/15 10: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