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点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点评论

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解析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八次会议
发布时间: 2019-10-08 访问: 字体:

■本报特约评论员

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八次会议。在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长动力加快转换,金融风险趋于收敛之际,会议围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问题,部署了下一步工作。本次会议有利于进一步落实“六稳”要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实体经济活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金融委召开的前七次会议相比,本次会议重点强调了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稳金融。会议指出,金融体系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党的十九大以来,金融体系积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会议对金融风险的描述从“总体可控”转为“趋于收敛”。金融稳则经济稳,接下来,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成为宏观政策的主题,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强调“落实落细”,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保持合理充裕”,在信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培育市场化贷款定价机制,引导金融机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是促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重大举措。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完善治理体系和激励机制,遵循金融机构经营规律。要加快构建商业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将资本补充与改进公司治理、完善内部管理结合起来。要进一步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这样的要求旨在通过改革的办法,为提高金融体系的适配性提供机制保障和动力支持,向改革要红利、向开放要红利。一系列改革措施将陆续从供给端发力,使消费需求扩大,制造业投资趋于稳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体制机制改革与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将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切入点,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以缓解金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三是重实体。无论是稳金融,还是促改革,最终目的都在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会议指出,要进一步疏通金融体系流动性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有效引导中小银行下沉重心、服务当地、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当前,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上半年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9%,创下2018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2%。同时,金融体系愈加重视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灌。科创板设立并试点注册制,监管部门推动银行知识产权、股权和应收账款等质押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上半年,我国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增加1.49万亿元,同比多增5953亿元,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贷款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

围绕金融委第八次会议的三大重点内容,银行业应从以下两方面发力:

首先,服务好国家重点战略。准确把握和传导中央政策导向和改革部署,把控好信贷和资产运用方向,聚集国家重点战略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制定差异化的授信政策,对于优质的民营和小微企业,应优化审贷流程,降低客户融资成本,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其次,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内部控制委员会运行机制,加快问题贷款的清收与处置,严控新增不良贷款增长。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3/15 09: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