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点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点评论

纾解因病致贫银行当有作为
发布时间: 2019-12-10 访问: 字体:

■周慧虹

作为支付宝App上的一项大病互助计划,“相互宝”目前在全国已有1亿人加入。据相互保最新公布的数据,1亿相互宝成员中有三分之一来自农村和县域,近6成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10%的成员没有其他保障,超六成成员家庭年收入低于10万元。

对此,有学者分析指出,我国基本医疗保障还存在很大缺口,亟待商业保险等其他保障的介入。然而,当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市场渗透率仅为10%,与我国老龄化、重疾发生的现状还不相适应。相互宝“先保障后分摊费用”的模式和较商业保险更少的费用,降低了获得大病保障的门槛,因而得到县域及农村群体的青睐。

对不少县域及农村居民而言,疾病带给他们的不只是肉体、精神上的痛苦,往往还会使其家庭陷于因病致贫的窘境。对扎根县域的银行机构而言,面对因病致贫难题,该如何作为?

笔者以为,县域银行若是能围绕“一二三”方略做文章,或可取得成效。

坚持一个原则,即“激励相容”原则。激励相容机制的创立者哈维茨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理性人都会按自利的规则行为行动;如果能有一种制度安排,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与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应该说,无论是县域、农村居民,还是当地银行及相关机构,要想解决因病致贫难题,必须顺势而为,兼顾各方利益,努力实现“激励相容”。

走出两个误区。具有保险性质的金融产品是应对因病致贫的利器,然而,县域及农村居民对保险存在认识误区,一方面觉得“保险无用”,即便农业强制保险,如果政府没有大额补贴或大力推动,也往往是“能逃则逃”;另一方面存在逐利思想,把保险类产品看作投资理财,期待“稳赚不赔”。消除对保险价值的认知偏差,须通过“接地气”的金融实务培训,用实打实的案例对比,展现保险产品的“保障”属性,让县域、农村居民走出认识误区。

瞄准三点发力。纾解因病致贫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银行与保险公司、相互宝等互联网公司携手,走竞合发展之路。一是围绕营销渠道竞合发展。无论传统保险产品,还是互联网产品,皆可通过银行的线下、线上渠道营销,促使更多县域及农村居民知晓保险产品,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觉选购。二是围绕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竞合发展。结合县域及农村居民现状,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开发阶梯型、多元化的金融新品,努力满足不同家庭的保障需求。三是围绕专业化服务竞合发展。银行、保险公司可通过适宜的方式,组织人员面向客户进行金融知识宣传,并提供现场勘验、高效赔付等服务。

综上所述,把握好经营原则,帮助民众切实提高对保险价值的认知,有利于拥有保险功用的金融产品实现规模化运营,并使合作各方皆能从中最大化获益。如此发展,商业健康险的经营成本会逐渐趋低,进而惠及越来越多的县域及农村居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3/15 09: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