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点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点评论

全民健身“加码”小康生活“添彩”
发布时间: 2020-10-19 访问: 字体:

文/李 彪

“相约吃饭,不如结伴锻炼”——当前,人民群众的消费方式正在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消费转变,多样化健身需求日益增长,全民健身渐成风尚。特别是今年疫情爆发以来,广大消费者群体对休闲健身和体育运动的需求,变得更为广泛而迫切,带动了相关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内容涉及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提升建设运营水平、实施群众体育提升行动等,对发展健身产业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对金融业而言,积极支持和服务全民健身事业,挖掘公众健身方面的金融消费潜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既是助力人民增强体质、建设健康中国的社会责任,又是自身发展的新蓝海。金融业应主动作为,把加大全民健身产业支持与服务“六稳”“六保”结合起来。

国际经验表明,围绕健身运动项目所形成的产业链条极具活力和生命力,巨大的体育健身消费人群和消费体量支撑,也成为当前我国体育健身产业发展的基石。培育体育消费,加强对体育健身设施布局的金融支持力度,是当前金融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金融业应积极与当地政府体育等主管部门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调研,围绕当地居民的主要体育休闲方式,针对群众喜爱的如球类、游泳等运动场馆,户外运动场地如绿道、公共健身器具等活动形式,全力做好金融支持,不断提升全民体育健身的公共服务水平。

在体育健康领域,随着体育健身在推进健康关口前移、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社会资本开办的康体、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迅速增加,金融业要高度关注,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和产业融合力度。

可以预见,未来十年,“体育+旅游”“体育+健康”“休闲+养老”的发展空间巨大,以户外运动为主题的运动休闲游正不断涌现,运动休闲、运动体验、康体度假、赛事观赏、山野户外、体育节庆和民俗体育等旅游产品供给逐渐丰富。金融业要适时加强对这类消费行为的研究和业务推动,持续深化科技数字化转型,通过融入“智慧体育+”“智慧运动+”“智慧旅游+”等场景,积极探索“金融+”合作模式,将金融产品较好的融入体育休闲各类服务场景中去。

在服务“三农”领域,金融业应把加大全民健身产业支持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结合起来。近年来,各类乡村旅游、特色农庄、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建设,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金融部门应该结合本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状况、地理区位特点、历史人文特色,将完善健身设施、发展群众体育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相结合。

一方面,积极跟进当地“三农”政策的实施计划,加快拓展一批优质县域旅游景区、县域体育设施建设升级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强对农村体育产业链金融服务。另一方面,精心规划农村健身产业专属服务,做实做细产品功能,创新出台优质特色的金融服务产品,切实做好金融服务的有效对接,促进农村健身产业快速发展。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3/15 09: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