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之家

扶贫路上答卷人记农行山东分行派驻山东省莘县王奉镇前马村第一书记张锡彦
发布时间: 2021-01-08 访问: 字体:

■本报记者 朱沙 通讯员 孙晨光

“路灯亮了,路也平了,俺老百姓收入高了……”山东省莘县王奉镇前马村村民彭治朝说道,“以前村里人出门,总觉得比别人矮三分。现在周边的村民提起俺们村,都要伸出‘大拇指’呢”。2019年4月,农业银行山东聊城莘支行副行长张锡彦作为农业银行山东分行派出的第一书记,到前马村开展驻点扶贫工作。一年多过去了,在这个冀鲁交界、黄河故道畔的偏僻“沙窝窝村”,他撸起袖子、扑下身子,满怀真情书写脱贫攻坚的答卷。

建强堡垒聚民心

初到前马村,恰好是新任村支部书记上任不足一个月,面对党组织功能较薄弱、干群关系待改善的局面,张锡彦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万事开头难。他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明晰抓党建、兴产业、惠民生“三步走”工作主线,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从摸清村情民意入手,张锡彦带领扶贫队员逐户上门走访。在54岁的村民彭海生家里,了解到其智障妻子走失,家中还有1岁幼子和90多岁的老父亲,张锡彦毫不犹豫地将随身带的200多元现金交给彭海生。随后,他主动联系当地民政部门,帮助彭海生一家办理低保,解决了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所需。

“真心换真心”。通过深入家中了解实情、解决难题,张锡彦一下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为激发党员干部扶贫积极性,他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先后到山东省委重建纪念馆、冀鲁豫(平原分局)旧址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通过落实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增强为群众服务的内生动力。

党建强则民心聚。在他的引导下,前马村两名打工返村人员自愿递交入党申请书,两名入党积极分子被确定为后备干部,村支部工作重新焕发生机。

因地制宜兴产业

前马村三面与河北省相邻。全村青年劳动力多数外出打工,村里大多数是老弱妇孺。而该村的土地沙化严重,也制约了村里的经济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发展‘造血’产业,才能使村子真正实现脱贫”,张锡彦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一年多来,张锡彦先后争取项目资金370万元,新修村水泥路2.4公里,硬化生产路3公里,增打深机井24眼,铺设管灌管道7800米,将全村1573亩耕地全部建设为高标准农田,农用车可直接开到田间地头。

在发展产业上,张锡彦根据村民种植经验,采取“循序渐进、长短结合”的办法。一方面,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小拱棚种植,建起600亩香菜种植基地,搭上现有“莘菜输京”便捷通道,全村年均增收100余万元;另一方面,将定向产业扶贫资金集中用于镇里高效集约温室蔬菜大棚等“长线”项目建设,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1万元。

张锡彦还充分发挥返乡“能人”带动作用。该村村民彭国顺早年在北京打工,2019年回村开展“直播带货”,年收入80多万元。通过宣传彭国顺夫妇典型,十多个年轻人在彭国顺带动下,尝试开展电商创业,并以此尝到了“甜头”。

一枝一叶总关情

之前,前马村公共设施基础差,“下雨出门两脚泥,夜晚出门一团黑”是常态。民生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通过道路硬化“户户通”项目,在张锡彦的带领下,该村硬化路面,安装太阳能路灯,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最后一米”的难题。对贫困户和特殊群体的困难,张锡彦更是一刻不放松。为全村6名残疾人全部落实了优待政策,帮助12户困难家庭办理低保,全村63人、25户贫困户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为拓展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张锡彦牵头建设500平方米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农闲时节,他联系县文旅局、文艺志愿服务队,定期到村里放电影、演大戏,组织“四德”人物和“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开展“星级文明户”和“美丽庭院”创建,致力将前马村打造成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9 14: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