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科技
当前位置: 首页 > 银行科技

理性看待生物识别技术
发布时间: 2020-08-27 访问: 字体:

■陈钟麟

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极大地促进了“无接触”式服务的发展。在数字时代,以人工智能(AI)为基础的生物识别技术可以提供安全便捷的身份鉴定功能,理所当然成为无接触服务首选的安全论证工具。但随着数据治理、数字化立法等工作的不断深入,公众对生物识别技术的认知各异。

颇具争议的人脸识别

就人脸识别的应用水平和规模而言,中国走在世界前列。但在欧美国家,人脸识别技术非但没能在商业领域得到普及,而且针对人脸识别的使用争议较多。

一方面是欧美IT业巨头对开展人脸识别技术持谨慎态度。今年6月,IBM宣布不再提供、开发或研究人脸识别技术,亚马逊、微软等也将暂停向警方提供人脸识别服务;另一方面是人脸识别数据集被陆续下架。2019年6月,微软删除了当今最大的公开人脸识别数据集Celeb,防范将图片用作商业或不道德目的的风险。

此外,政府也禁用人脸识别技术。2019年5月,美国旧金山成为全球首个立法禁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城市,其目的在于防止个人隐私被泄露。在欧洲,欧盟正在讨论在公共场所和商业活动中禁用人脸识别技术长达五年时间,以便有足够时间研究如何防范该技术被滥用。

争议背后的深层原因

生物识别技术的实施对象(指纹、人脸、虹膜等)在法律上属于个人隐私,在非特定(比如刑侦等)环境下,其使用需征得当事人同意,这已成为社会共识。不同国家对人脸识别存在争议的背后,折射出不同群体对共识的不同理解。

在文化层面,在强调集体主义的东亚文化中,集体中的身份认同成为个人安全的前提。因此,个体在很多时候愿意牺牲个人隐私来换取集体的稳定和进步,这是人脸识别能够在我国快速普及的重要前提。但在强调自我的欧美国家,民众尤其在乎个人隐私。因人脸识别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识别,会给人带来被“偷窥”感。

在技术层面,生物识别所依赖的AI模型并不完善。以人脸识别为例,MIT(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表明,由于常用训练数据集中包含更多的男性和白人图片,导致黑人女性的误识率较高。在金融、执法等场景中,这种显著差异对少数族裔等群体意味着难以承受的风险。

在法律层面,虽然我国出台《网络安全法》等规定,但由于违法成本低,使得滥用生物识别数据的行为屡禁不止。在欧盟,隐私保护法《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处理欧盟公民包含生物识别数据在内的个人敏感信息,违规者将受到严苛处罚,这让很多公司在涉及欧盟的业务中对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望而却步。

堪当大任的指纹识别

综上,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普及尚需时日,但指纹识别可作为当下生物识别技术的首选,原因如下:

指纹识别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指纹是大多数国家刑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法院认可的有效证据,可据此立案、定罪,而仅凭照片或者人脸识别结果无法达到此目的。

指纹识别符合大众的隐私认知。通常情况下,指纹识别是在客户知情并认可的前提下,需要客户主动配合才能实现;人脸识别则是非接触的,可在被识别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前者易于被大众接收,后者在非自愿条件下容易引起反感。

指纹识别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人脸识别对光线、背景、拍摄角度等都有一定要求,脸部区域的遮挡、整容、化妆等均可能影响识别效果。指纹具有可再生性,识别环境较单纯,因此指纹识别准确率更高、稳定性更强。

指纹识别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由于指纹印记的特殊性,伪造指纹并不容易。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报道了有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照片进行一定预处理后,通过“照片活化”软件生成动态视频,成功骗过了一些APP的人脸核验机制,说明人脸识别的安全性还有待提高。

银行鉴定客户身份需谨慎

当前,生物识别已成为银行最重要的身份鉴别和安全控制手段之一。银行需高度重视引入生物识别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并根据业务场景、风险级别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对高风险交易和可疑客户,通常采用多因子论证技术,通过将生物识别技术和其它论证技术相结合,强化对客户的安全防控手段。如在掌银中办理交易时,可采用“人脸+短信”“指纹+交易密码”“声纹+人脸”等组合,强化对客户的论证过程。同时,银行需关注生物识别技术的最新进展,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采用先进技术对抗可能存在的欺诈风险。如新款ATM已装备了红外双目活体检测摄像头,其人脸识别检测可基于双目摄像头获取的信息提取人脸的多个特征数据,能够有效规避图片或者“图片活化”技术带来的欺诈风险。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9 14: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