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银行业务

顺应监管要求 夯实发展根基
发布时间: 2013-11-18 访问: 字体:
  编者按: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金融脱媒化加剧,监管机构对银行业的监管也越来越规范、严格。商业银行如何适应监管新趋势,加快战略转型,实现自身合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这是本期《关注》的话题。

  监管新趋向促商业银行转型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监管改革取得了更为广泛的全球共识,无论是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金融稳定理事会,还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都将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作为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加以推进。
  转眼国内,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银行经营面临多重风险,监管机构对银行业的监管也更加规范、严格。如何适应监管新趋势、加快战略转型、实现自身合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宽严相济 疏堵结合
  2012年6月,在长达一年半的酝酿讨论后,被外界誉为“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通过,并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明确了我国实施国际新监管标准的总体思路和资本监管制度的基本框架,对商业银行的资产经营和盈利水平产生了深远影响。
  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张燕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以来,一些监管指标采用了新的计算方法。虽然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基本都能满足监管要求,但部分银行的资本管理压力确实比以往要大很多。”
  银行业也已经普遍感觉到,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金融脱媒化加剧的大背景下,金融监管部门无论是从监管思路、理念到监管规则体系建设,还是从监管方式、手段到监管重心,都呈现出了宽严相济、堵疏结合的特点。
  在“堵”的方面,一是体现为规范创新业务。近年来,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各家银行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截至去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余额达到48.6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8万亿元,与此同时,银行部分表外业务存在期限错配问题,一些理财资金投向限制行业和领域,风险不容忽视。对此,银监会今年7月底下发《关于开展银行理财投资运作检查的通知》,加大对理财产品的监管和检查力度。
   二是加强流动性管理。自今年6月份银行间出现“钱荒”以来,监管层注意加强流动性管理,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今年10月,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要求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在2018年底前达到100%。这是流动性监管方面的一次新探索。
  在“疏”的方面,银监会鼓励金融扶持小微企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今年7月,金融“国十条”明确表示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随后,银监会发布《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2013年版征求意见稿,统一和简化设立各类金融机构的标准和条件。
  力度加强 透明规范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宋玮指出,“未来,监管层会继续实行宏观审慎监管,监管标准会更加透明、规范。”
  在近期发布的多个文件中,也都传递出未来监管将更加严格、规范的信号。人民银行发布的《2013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提到,将加强监管政策和措施的协调合作,明确监管责任,强化表外业务信息共享。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3》中指出,在未来中国金融监管的发展方面,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对资本、流动性、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影子银行”的监管将不断加强。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银行业监管趋严,首当其冲的则是资本监管。
  2009年下半年开始,银监会着力于构建宏观审慎的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在其监管工具箱中,不断提升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成为最得力的利器。2012年7月,银监会公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对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分别为11.5%和10.5%,并要求银行在2018年底前全面达到上述要求。
  “未来监管层对资本金的约束将更加严格,目的是使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适应经济周期性变化,更好地把控风险,保障银行稳健经营,增强整个系统的稳健性,保障存款人利益。”宋玮分析。
   资本金监管趋严,有的银行为节省资本,将表内业务转入表外以规避监管,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因此,防控风险仍是未来监管的主基调。中国版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及其他风险计提相应的资本。银监会也提出,银行必须把防范风险作为生命线,正确处理好即期风险与潜在风险的关系,提高风险管理的前瞻性。
  当前,为了满足监管要求,一些银行在开展同业业务方面较为激进。人民银行在《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银行同业风险以专栏形式特别提及,显示重视。报告指出:“未来,央行会进一步完善同业业务监管、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框架和流动性管理机制,对同业业务出台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加大拨备计提,防范风险。”
  积极应对 加快转型
  执行更为审慎、更为严格的资本监管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所言,“监管标准往往是适度超前的。这些监管标准不仅体现了监管者的审慎态度,也是对银行业发展的合理预期。银行业要充分认识监管标准的前瞻性,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事实上,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都意识到了监管愈加规范、严格的趋势,合理减少资本消耗,走内涵式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几乎成为中国银行业自上而下的共识。
  “对于银行业来说,监管趋严产生两方面作用:一是规范,通过规范银行业务经营,维护银行业稳定发展;二是引导,通过为银行业提供业务指导,助推银行实现经营转型。”张燕姣这样认为。
  今年开始,各家商业银行开始执行新的资本监管要求,各行的数据与此前的统计方法相比,资本充足率有明显的下降,由此引发新一轮银行融资冲动。
  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不止一次表示,“工行要更多地依靠内涵资本增加来补充资本,靠资本优化和节约来减少资本耗用;即从原来‘高资本占用’业务模式,向‘资本节约型’业务模式转变。”
   记者发现,在近日发布的上市银行三季报中,多家银行也都在加强合规管理、加快战略转型上有所提及:建设银行称:“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集团将继续加强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加快风险处置化解,加大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力度。”
  招商银行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集团持续加强资本管理,优化业务结构,坚持‘两小’发展战略,逐步完善专业化经营体系。”
  随着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金融脱媒化加剧、行业监管趋严,给银行业带来多重挑战。业内人士认为,适应利率市场化和金融监管变革趋势,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增强风险定价能力,进而转向集约型经营发展模式,是中国银行业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要从拓展多元化经营、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提升风险定价能力、强化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等方面着手,在监管日趋严格规范的背景下,优化自身业务,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9 1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