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把握发展机遇 创新票据融资
专访上海银监局副局长张光平
发布时间: 2014-10-31 访问: 字体:
  近年来,我国票据业务发展迅速。票据业务的发展不仅进一步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也为银行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如何在管控好风险的前提下,创新产品与服务,持续提升票据业务?日前,记者带着相关问题专访了上海银监局副局长张光平。
  记者:相比其他渠道,银行票据业务在企业结算和融资方面具有何种优势?
  张光平:票据作为支付结算工具和融资手段,在我国实体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更具明显优势。
  首先,票据的产生本质上就是企业经营性债权债务关系的证券化过程,票据的介入实现了企业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循环流动,从而加速整个实体经济的流转。从本世纪以来的票据市场运行数据可以看出,票据以其在付款保障和流通转让方面的优势,已成为企业贸易往来过程中的重要支付结算工具。1999年至2013年,全国票据签发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1%,票据签发量占GDP的比例由1999年的5.7%升至2013年的35.7%。
  其次,在申请银行贷款难、企业债和股票融资门槛高的情况下,向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获得资金逐渐成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短期融资的重要方式。中小企业通过贴现取得信贷资金通常比办理一般贷款更容易、更便捷,且从长期看融资成本也更低。1999年至2013年,票据贴现余额年均增长29.4%,明显快于人民币贷款年均15.7%的增速,成为广受企业欢迎的融资方式。
  记者:商业银行应如何对票据业务进行创新,以多种形式满足企业需求?
  张光平:商业银行一方面要继续发挥票据作为传统融资工具的作用,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伴随经济改革深入和金融业态变迁,企业的融资需求和融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商业银行必须深入挖掘票据业务的创新潜力,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具体来说,首先要明确业务发展定位。在定位上强化综合服务职能,对票据业务的功能和潜力进行再认识,充分挖掘其服务实体经济的内涵和可拓展的外围空间。其次要明确创新方向。一是推进跨市场、跨品种的业务联动创新,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综合性票据融资方案;二是开发针对企业、同业客户的代理、经纪等中间业务,如代理审验、代理保管、代理托收等;三是创新票据远期贴现、贴现期权等票据衍生产品。此外,针对不同的票据创新产品类别,培育合理的风险偏好,并配置专业团队来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记者:随着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票据业务风险出现哪些新的变化,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
  张光平:商业汇票具有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双重特征、资金和信贷双重属性,交易环节和参与主体比较多样,这就对票据业务的规范发展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票据市场的发展,票据业务风险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一方面,票据市场利率波动近年来不断加大。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某些行业的经营风险有所显现,票据业务的信用风险更加值得关注。
  针对票据业务风险的变化趋势,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策略也需做出相应调整。一是要重视票据业务的市场风险,积极关注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变化,加强对票据市场利率走势的研判,同时逐步提高市场风险的量化分析和管理能力。二是要加强行业趋势性研究,建立票据业务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动态提示行业和企业潜在风险,提高票据业务信用风险的防控能力。
  记者: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金融改革的试验田,对于票据市场而言有哪些创新机遇?
  张光平:上海自贸区为票据市场提供了改革创新的良好机会。可利用自贸区条件,对票据市场中一些有改革创新需求,但尚未有所突破的事项进行尝试。
  首先,可考虑在自贸区内允许企业签发融资性票据,并在市场上进行转让交易,逐步探索规范化融资性票据市场的建设路径,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其次,在短期内纸质票据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可在自贸区内试点建立纸质票据托管中心,推行纸质票据无纸化交易,起到提升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风险的作用。
  再次,我国票据市场仍缺乏规模化、规范化的衍生品交易,因此可在自贸区内试点开展票据衍生品交易,积累业务经验,逐步完善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手段,带动我国票据市场衍生品交易的稳步发展。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9 1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