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加快保险创新 护航“三农”发展
专访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
发布时间: 2014-10-15 访问: 字体:
  在缓解农村金融领域融资难、融资贵方面,不但商业银行在努力,保险机构也在积极作为。日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十项有力措施,其中也提到银保合作方面的举措。目前,保险机构在“三农”融资方面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更好发展?就此,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

  记者:国务院此次“国十条”里肯定了保险业在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中的作用,具体提到了“积极探索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开展“保险+信贷”合作。您怎么看待目前国家政策对于农村地区保险业的推动作用?
  郝演苏:很高兴看到此次“国十条”中,提到大力发展保险产品,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作为金融部门,保险业理应参与到帮扶解决企业和农户融资的过程中去。但对于保险业如何来做,我觉得现在还是缺少整体布局。实际上,政府对于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是最大的,包括税收、补贴等利好政策,但在利用保险融资方面,还比较欠缺,虽然现在出现了很多种融资形式,也都只是一些试点。非常期待在“国十条”后,有更加具体的方案出台。
  记者: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三农”领域的“老大难”问题,请问作为保险业来讲,有何切入点、突破口能够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呢?
  郝演苏:保险业服务“三农”发展,要把握好两点:一个是风险,一个是盈利。保险资金是为赔付和保险到期抵付提取的准备金,通常对资金的安全性要求较高,但对投资收益的要求则相对较低。保险业在发展中,要注意在降低风险的同时,更好地保障投保人的利益。
  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开展银保合作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保险+信贷”模式,可以分散风险,是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新途径。
  我认为,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共同做好风险评估和防控的情况下,可积极推广该模式。政府部门也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调动保险机构的支农积极性,鼓励保险机构在农村地区开展产品创新。
  记者:我们知道,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还有待完善,保险业更是如此,目前,农村地区的保险业面临哪些困境?应如何完善在“三农”领域的保险业制度?
  郝演苏:目前,保险机构在农村地区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保障农户和保险公司双方利益,实现双赢。由于农村地区的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保险机构在农村地区推进金融服务积极性有待提高。未来,要发挥好保险作用,支持“三农”发展,迫切需要更贴合实际的调研和产品创新。
  应当看到,近几年,保险机构在农村地区陆续推出了保单质押贷款、农业保证保险、小额信贷保险等多种创新性保险产品。总体来看,这些产品都是有益的探索,在破解“三农”融资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要想让更多的保险机构进入农村领域,我认为,保险制度创新步伐还应加快,而这需要政策的多方面支持。比如,帮助保险公司在农村地区拓展业务、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等。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9 1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