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新常态”呼唤商业银行加快转型步伐
发布时间: 2014-09-12 访问: 字体:
  在国际大环境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其主要特征包括: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模式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向更多依托消费、服务业和内需带动;生产方式由数量扩张和粗放式经营转向依靠质量提升和精细化经营;通过塑造更便利的创业环境来鼓励和扶持创业,以吸收传统产业释放的劳动力为经济提供新的驱动力等。
  为适应经济运行的“新常态”,政府的宏观调控方式将随之进行重大调整。例如,不再采取全面放松、大规模刺激的方式,而是强调“寓调控于改革”;货币政策基调由适应投资需求的相对宽松转入“稳健”,并逐步由数量型调控转向价格型调控;财政政策将重点关注民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
  值得关注的是,经济转型、宏观调控方式转变将对商业银行产生重大影响,具体体现为:
  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理念。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所有企业都走在规模扩张的道路上,企业“越大越好”。大企业因其信用度高、行为规范而成为商业银行争夺的优质客户。但是在“新常态”下,规模不一定是企业品质的代名词,一些中小企业可能成长性更高、更为可靠。
  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在以投资拉动为主的发展模式下,企业普遍存在“过度投资”和“过度融资”现象。而银行则存在“过度授信”和“过度注重抵押担保”、忽略企业还款意愿和能力。“新常态”下,过去大量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出现相对甚至绝对过剩,仅靠企业投资形成的资产作为风险防范手段已经不能有效管理信贷风险。与此同时,一些创新创业型企业既没有资产抵押,也找不到担保人,但是这类企业往往有着很好的成长性。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控能力,加强对企业第一还款来源的把握。
  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新常态”下,利率市场化将加速推进;中央银行将不再无条件、无限制地提供流动性;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将不断增加。这些变化都将削弱传统发展模式下商业银行的优越地位,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甚至可能出现亏损。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及时转变思路,转变习以为常、但已经过时落后的经营方式,加强自身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新常态”在改变商业银行竞争生态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例如服务业的发展将带来大批新客户;经济转型加快推进将带来大量并购资金需求和投资银行业务;创新会为商业银行带来高成长性的优质客户;中产阶层的壮大带来更多财富管理和综合服务需求等等。
  笔者认为,挑战和机遇面前,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最根本的应对措施是加快推进转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经营理念的转型。应切实改变资产扩张型的外延增长方式,由追求规模增长转为追求均衡发展,由粗放式经营转为低资本消耗、高产出的集约发展,由追求考核套利和短期利益,转为追求稳健发展。更加关注客户需求,用优质服务和创新服务吸引并稳住优质客户。
  经营方式的转型。应根据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结合行业发展规律和自身资源禀赋、经营目标,对原有经营模式、经营流程和管理方式进行系统调整甚至重塑。由同质化竞争走向差异化竞争、由一般服务走向专业化服务。充分体现个性特色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为银行客户提供“全产品线”的金融服务。
  风控机制的转型。应改变过去“重形式、轻实质”的风险管理方式,切实把握风险因素,有效控制经营风险。
  公司治理模式的优化。应进一步完善现有董事会制度,改进职工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以战略为导向的考评激励,使职工队伍更有活力和创造力,分支机构的经营行为更加符合银行的整体战略。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9 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