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把握好京津冀一体化中的金融大势
发布时间: 2014-05-16 访问: 字体:
  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要在发展与改革两个方面形成实质性的突破,需要解决不少问题,包括:以北京为核心的首都圈如何可持续健康发展?如何推动京津冀区域范围内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并在城市群治理上创造出可资借鉴的经验?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同时,京津冀一体化也为金融的发展与改革创新带来巨大的空间。
  国际国内经验来看,区域的一体化将会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当前,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时,十分有必要研究与制定总体架构式的金融发展战略。同时京津冀省(市)政府以及各主要金融机构,也要考虑到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大趋势”与“大市场”,制定相应战略。
  所谓一体化发展,重在区域间、城市间、产业间、政府与企业间的协同,这就需要打破区域间行政体制的界限,打破不同城市利益的分割,推动形成贯通京津冀整个区域的价值链条,创造区域间共享的新型分配机制。为此,从金融的角度来说,也要着力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提升京津冀协同性金融发展的水平。要在京津冀甚至更大区域范围内,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对接,建设统一开放的金融市场,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跨区域从事金融业务。金融要素是京津冀一体化过程的核心要素。必须通过改革,让金融要素顺畅流动,形成较为完备的货币、资本和外汇市场网络结构,构建共同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机制。
  金融支持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需要顶层设计,应积极探索金融协同发展的机制与平台载体,必要时考虑建设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长三角地区的苏、浙、沪地方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曾经签署框架协议,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珠三角地区在一体化过程中,探索设立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获得国务院批准,涉及城市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城乡统筹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等方面。京津冀涉及三地四方,由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支持,由京、津、冀三地共同参与的综改试验区,将会有力地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穿京津冀一体化始终的,是必须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厘清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不同的角色,找出它们发挥作用的不同领域、不同方式,就显得非常必要。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如何形成合力,也需要进行探索。
  而在具体实践中,金融机构还应当找准京津冀一体化中的服务重点,而这主要体现为城市、产业和公共服务这三个主要方面。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从空间上来说,要在京津周边建设发展一批宜居宜业的区域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这些城市主要依托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现有城市或片区,也有一部分是新城。从产业上来说,京津冀一体化涉及城市产业功能重新定位、京津冀之间的产业转移、国企改革等内容。从公共服务上来说,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事业将部分被疏解。在以上三个方面,金融的作用都不可或缺。
  在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警惕与防范金融风险。当前,京津冀局部区域掀起房地产业热、造城热。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房地产建设、新城建设来实现地方发展诉求。金融机构要看到其中的风险,避免盲目冲动下做出决定,以信用扩张的方式助推地方粗放式增长模式,同时也为自身留下中长期的金融风险。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9 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