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改革创新的启示
发布时间: 2014-04-18 访问: 字体:
  当前,互联网金融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时髦话题,各种各样的元素都被纳入其中。虽然其理论内涵、模式特征、风险构成等尚未真正梳理清楚,但确实已经给银行业带来了些许切实压力。
  但是,实际上更需引起关注的是,在互联网技术的背后,银行业面临的挑战本质上还是由改革转型中的特定因素所致——尤其是在经济产业结构变迁、市场化改革推进、国际化挑战加剧、银行脱媒凸显、政府“父爱”主义弱化、消费者主权增强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所面临的二次改革压力的总体现。
  互联网金融借助几十年信息技术革命扑面而来的活力,为这些危机和压力提供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引领主题。人们喜欢谈及的是,比尔盖茨在1994年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将银行比作恐龙,认为银行客户将在未来流失到其他高科技金融服务提供商。如果做另类解读,我们会发现恐龙存活了2亿年,且一直在食物链的顶端,而商业银行的历史不过几百年,由此来看似乎银行的地位仍然长久。
  在此,笔者想强调的是,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无需妄自菲薄,也不必非要去赶“搞电商平台或P2P网贷”的时髦,而是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和修正国际银行业已经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创新策略;另一方面,透过互联网金融的表象,要认清我国金融业面临的真正危机与挑战,包括:可能与全球同步的下一个经济衰退周期;准备适应市场化和国际化带来的竞争加剧;面对金融消费者主权时代的来临,更强调客户导向,而非神坛之上的“供给创造需求”;新的产融结合时代,金融与非金融部门的边界进一步模糊,创新型合作模式不断出现等。
  当然,新技术革命与体制改革的因素纠缠在一起,使人难以简单厘清其主线,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银行业未来需要从几方面着手推动自身的“革命”,这也将成为银行改革创新的主要抓手。
  首先,应着力构建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边界逐渐被打破,金融消费者对于综合性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金融创新逐渐呈现出跨界性。在此情况下,只有打造开放型、综合化的金融平台,才能使传统商业银行获得新的发展潜力。实际上,金融机构可完成的功能主要包括资金配置、支付清算、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等内容。过去,银行将着眼点主要置于债权性资金的配置;今后,为了打造新型“金融超市”,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发掘对于支付清算渠道的利用,同时给予客户更多的风险管理、信息管理服务,由此才能打造金融功能的服务“产业链”。
  其次,应围绕产融结合趋势构建发展策略。一方面,随着金融市场化、金融综合经营等改革的推进,未来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将逐渐加深,并且会更为深刻地改变现有的金融机构内部架构和组织模式。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虽然仍然面临制度约束,但是应该为此充分做好准备,并且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更多布局。另一方面,所谓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背后,其实体现出实体部门的“金融热情”,正如在发达经济体中,最早的金融活动很多都是由实体企业来完成的,并非金融机构的专利,当前的金融改革和互联网金融热潮,也反映出金融回归“实体”的又一趋势。由此看来,主动加强与实体企业的合作共赢,在供应链融资、数据信息处理、风险分散等方面开展更多业务创新,对于银行来说也是有益的选择。
  再次,传统银行业应明确,“线下”金融业务是主体、“线上”业务则只能作为补充的创新战略。从欧美的情况来看,互联网金融模式距离“颠覆”传统金融还非常之远,不仅P2P网贷等新兴模式仍是作为补充,而且网络银行、直销银行也难以真正成为主流。短期来看,国内信用环境缺失、网络安全风险较高等,都制约了线上资金配置业务的发展;长期来看,互联网渠道并没有根本上改变间接金融业务的基本风险特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容忍风险来换取服务便利性。因此,银行业在发展互联网金融同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避免一哄而上反而丢掉了“比较优势”。
  最后,从投资主导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来看,银行业的支撑显然必不可少,也形成了生产主导型的银行服务特征,并且在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更加重视后者。但是,随着居民消费的迅速增长,银行未来的创新增值重点应由“生产服务型”向“消费服务型”转换,并且更加重视面向资金供给者的服务创新。
  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技术导致渠道高度多元化的时代,银行业同质竞争、规模竞争将会走向死胡同,如何重构核心竞争力、比较优势和客户追随文化,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基本挑战,也是银行改革创新所要解决的问题。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9 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