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把握“三农”发展关键 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发布时间: 2014-03-12 访问: 字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积极推进农村改革。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农村与金融领域改革的深入推进,为“三农”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应该说,深化“三农”金融改革的核心是如何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包括对农业产业本身的金融支持,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的金融支持,对农民个人家庭消费和创业的金融支持。唯有围绕上述三大领域进行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才算是切入了正题。
  农业方面,历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皆强调农业要努力实现“四化”,包括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科技化。四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
  2013年,我国粮食实现10连增,成就巨大。然而,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却将确保粮食安全列为2014年六大工作之首,充分说明只有建立以科技为基础的长效机制,我国粮食安全才能长治久安。粮食安全至少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粮食供应安全;二是粮食质量安全。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制约农业劳动生产力提升,是影响整个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唯有以金融创新带动农业科技创新,带动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才能真正确保粮食和整个农业的供应安全和质量安全。
  因此,当务之急是金融如何支持农业实现“四化”。一方面,商业银行应该继续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农业科技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信贷支持力度,特别应该加大对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企业的信贷倾斜。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该鼓励和引导各类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政府产业基金积极投资高新科技农业创新企业,扶持农业新科技开发和产业化。
  金融支持农业“四化”,政府金融不可或缺。政府应建立专门的产业引导基金,引导民间和商业金融更好地参与农业产业化和科技化。同时还要建立规范长效的政府财政贴息和担保机制,以鼓励民间金融资本参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
  金融支持“三农”的另一个核心领域是建设和改善农村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关键是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改善,要害又是如何筹集资金。
  大体而言,解决之道有两个:一是财政开支的适当倾斜。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小城镇和城镇网络。这必然需要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向中小城镇倾斜,尤其是需要加大对中小城镇教育、医疗和基础公共设施的投入。二是充分发挥金融工具的作用,加快建设和改善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步伐,特别是给排水、供暖供电、供水供气等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已经明确,要“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应该创新金融手段和工具,引导和鼓励私人资本以特许经营方式参加中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除此之外,建议设立一家新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比如设立中国城镇开发银行,专注于为县级以下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筹集资金。
  金融支持农民的关键,是为农民创造和提供更多消费金融产品,诸如教育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农业生产资料贷款。同时还要通过各种金融手段,鼓励农民创业和创业者到农村创业。此外,还应该运用手机支付和移动金融等新型金融手段,为农民提供及时便利和优惠的金融服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9 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