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经济开放新格局呼唤金融“走出去”
发布时间: 2014-12-12 访问: 字体:
  11月8日,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联通引领发展 伙伴聚焦合作》的重要讲话,标志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逐步进入实施和执行阶段。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组建则标志着投融资平台初具雏形,金融机构“走出去”面临全新机遇。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对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优势产能“走出去”将迈开更大步伐。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078亿美元,而2002年才27亿美元,增长迅速。对外投资存量6136亿美元,和我国将近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对外金融资产5万多亿美元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中国全部产业产能利用率不超过65%。这些产能大部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亟须的动力,随着美日欧需求疲软,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优势产能将是互惠互利的好事。对外投资、产能出境、工程承包以及国际多边组织机构(如AIIB)等将带来投融资、货币兑换、资金交易、汇兑结算等金融需求,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支付清算组织(如银联)将获得新的国际化商机。
  笔者认为,面对经济开放新格局,我国金融机构需要提高全球服务能力。目前,工、农、中、建四大行均进入世界前10大银行之列,国内主要银行抓住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及随后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带来的宝贵“窗口期”,坚持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并举,重点拓展亚太地区高成长性市场,强化在新兴市场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实力。有的银行基本完成在新兴市场的机构布局,增强了在新兴市场国家的服务能力;有的银行加大对欧美成熟市场的渗透力度,逐步完成对世界主要大城市的网络覆盖并形成全球服务优势。而随着我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的加快实施,企业规避风险、降低成本的迫切需要将激发出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投资结算的强烈需求,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更为贴身、更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民币各项金融服务。此外,200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先后与26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额度将近2.9万亿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需要继续推进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经营,探索建立高效的人民币全球清算体系。
  面对开放格局带来的相关机遇,笔者认为,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在战略上要有清晰目标,在行动上要稳步推进,妥善处理好国际化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把控国际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走出一条国际化科学发展道路。具体来讲,商业银行一要注重发挥整体优势,走内外联动道路,构建境内外机构一体化的和谐发展机制;二要发挥境外牌照优势,走综合化经营道路。大部分中资银行境外机构不仅可从事商业银行业务,而且可以从事全部或部分投资银行业务及其他金融业务。这些持有综合业务牌照的境外机构要充分利用牌照功能完备的优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私人银行等业务,试水综合化经营,为集团综合化经营转型提供经验和储备人才;三要发挥科技引领优势,走集约化运作道路。依托科技平台的境外推广,逐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探索通过设立区域总部和职能中心的方式实现区域整合和集约化经营;四要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走跨越式发展道路。注重集团资源的统筹运用和战略协同,加强支持保障,深化整体联动,使业务信息、客户资源、优势产品、科技平台和研发实力在境内外机构间无边界共享,通过最大限度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实现国际化经营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9 1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