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自贸区催生农业新商机
发布时间: 2010-11-03 访问: 字体:
  山竹、龙眼、木瓜、椰子……如今在广西南宁市的各大超市,随处可看到这些来自东盟国家的新鲜水果。“原来中国市场上每公斤20至30元的泰国‘果后’山竹,现在仅用原来价格的1/2就能买到了。我们真正享受到了自贸区带来的实惠。”南宁市民朱桂仙说。
  “中国——东盟自贸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建成后,中国和东盟贸易投资合作已大幅扩展至基础设施、能源、装备制造、轻工和金融等领域,但由于自贸区19亿人口大多数是农业人口,农业合作在自贸区整合方面仍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产品进出口、农业技术输出和食品加工贸易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尤其巨大。
  
  农产品贸易渐升温
  

  据商务部统计,中国和东盟今年1至9月双边贸易额达2113亿美元,同比增长44%,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享受“零关税”待遇的农产品贸易。
  在日前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印尼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及营销总署长瓦德希对记者表示,此次参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向中国推销印尼的热带水果,希望中国政府能为印尼水果顺利进入中国广阔的市场提供更多的便利。
  对于自贸区农产品交流的日渐升温,业内专家指出,中国与东盟的气候条件差异,使双方优势农产品有很大区别。中国与东盟国家又存在生态多样、特色农业等共同特性,彼此又具备“取长补短”的基础,农业合作大有可为。
  事实上,目前中国与东盟在农业领域的合作远不止农产品的“买进卖出”,而是已经扩展到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动物疫病防治、农村能源与生态等诸多领域,合作方式包括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科技交流、小型境外示范项目、农产品贸易促进等。随着自贸区发展不断驶入快车道,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农业合作正在不断走向深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农业技术交流日渐频繁。今年4月,由广西玉林市16名农业专家和农民技术员组成的“中方水稻合作研发项目工作组”赴文莱进行水稻研发种植。在为期6个月的时间里,工作组通过种植试验,进行观察记录、取样考种、收割测产,从参试品种当中初步筛选出适合文莱种植的水稻品种。针对新开垦土地种植水稻存在的土壤问题,工作组还提出具体管理建议,为文莱在稻田土壤管理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农业企业“走出去”态势明显。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的统计显示,自贸区建成以来,广西共有20多家企事业单位赴境外开展农业资源开发合作,其中,7家已在商务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境外投资金额达5亿元人民币。例如,湖北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东盟种子市场开发,常年派驻近20名专业技术人员赴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老挝等国交流品种试种、示范、推广与售后服务。
  不断探索农业风险应对机制建设。我国广西、云南等省区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接壤,地理位置接近,导致“两迁”害虫互相影响较大。目前,双方积极探索在病虫害防控领域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年上半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给越南广宁省植保支局赠送安装虫情测报设备1台,并培训相关人员操作使用,监测水稻害虫发生动态。同时双方多次互访交流,就保障病虫信息交流渠道畅通达成共识。
  
  合作仍存掣肘因素
  
  尽管当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专家认为,受近几年国际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国际市场上农产品贸易摩擦以及双方经济不同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仍存掣肘,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合作受掣肘。中国贸促会物流行业分会会长丁俊发说:“没有基础设施的及时跟进,中国和东盟的农业合作将受到掣肘。”丁俊发认为,由于中国和东盟国家农业合作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水果贸易领域,而水果往往对时效要求严格,“所以大力发展完善这一区域的物流系统很有必要”。
  双方农业合作总体实力上尚显不足。广西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邓国富表示,虽然当前中国有一些农业企业积极寻求到东盟国家发展,但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还不多,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加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合作规划和指导能力还较为低下,完整的组织协调与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农业企业“走出去”困难很多。
  当前,由于部分东盟国家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不够,偿还能力较低,与之合作存在一定风险,双方的农业合作一直受到制约。同时,一些东盟国家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下,农民劳动效率不高,增加了企业在境外投资合作的成本;信息化体系基础不够稳固,对国外农业信息的搜集与处理能力不足,导致不少农业企业信息时效性和实效性达不到应有的要求。
  
  三大领域力求突破
  

  为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业合作,本次博览会主办方还专门分设中国——东盟农业展,并举办多场投资推广活动,为中国和东盟在农业领域的投资与合作提供对接服务。老挝副总理阿桑·劳利在博览会上明确表示,老挝希望加强同中国的农业交流与合作,双方农业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印尼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及营销总署长瓦德希表示,目前两国农业合作的发展态势良好,并对两国间的农业合作前景表示乐观。
  专家分析,未来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农业合作将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
  种业方面合作前景广阔。东盟国家是世界水稻主产区之一,也是杂交水稻推广的重点区域,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对中国超级水稻进入东盟市场十分有利。目前,袁隆平率领的团队在广西已建立起超级稻基地,未来中国超级稻将越来越多地进入东盟国家。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说,广西与东盟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相近,在农业良种推广上有着广阔的互惠互利、交流合作空间。多年来,广西凭借大国大省区的优势,以技术输出为媒,南下与东盟联姻结亲,在农作物杂交育种、农村能源技术、水稻免耕抛秧、农业机械等先进农业技术方面,一直与东盟国家有着较好的合作。
  农业人才交流将更加频繁。为促进与越南的农业技术交流,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8年将185名学生送往越南河内大学进行交流,2009年则派去了200多人,对于促进中国农业技术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张明沛表示,从目前来看,类似的人才在数量上还有很大的欠缺。未来将鼓励和支持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农业技术学校,采取互派留学生和培训等形式与东盟国家农业教育学校交流合作。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援外人力培训项目,组织东盟国家农业技术人员到中国接受培训,帮助他们培养人才。
  农业产业合作将向更高层级发展。以往的农业产业合作主要集中在农产品贸易促进、小型项目示范等方面,未来双方将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先进农业设施与装备制造等方面的合作将使双方农业产业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据了解,著名的“中国糖都”广西已与越南、泰国等国家达成了合作种植木薯、甘蔗发展生物质新能源的协议,由中方企业提供高科技品种、生物化肥、免费技术指导和保价收购,外方提供土地、劳动力。在中国——东盟农业循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园,农务通、遥感监测以及正在合作研发的一大批农业信息技术产品和先进农业设备,也将双方的农业产业合作推向更高层级。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1/22 10: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