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深化金融创新助力披荆斩“疫”
发布时间: 2020-02-18 访问: 字体:

■王 硕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导致多个省市延长春节假期甚至停工停学,交通管制、商业停滞与人口流动限制,投资、消费、出口都受明显波及。虽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但短期内,经济将面临一定阵痛和挑战,而通过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与产品创新,支持疫情防控,助力经济恢复,成为金融机构的历史使命。

为帮助受影响企业渡过难关,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近期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通知》,共制定30条举措,加强金融对疫情防控工作和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同时,上海、江苏、浙江、四川等多地陆续出台政策,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健康发展,而加强金融创新服务是重要内容之一。

从宏观政策看,央行2月初投放1.2万亿元流动性,并启动专项债和定向再贷款。从具体政策看,主要要求金融机构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包括降低疫区企业和客户贷款利率;维持企业和个人客户的流动性,不抽贷、断贷、压贷,并推动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暂缓记入征信等。金融机构应围绕国家政策和监管导向要求,加强创新,支持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

首先,加强疫情防控相关行业的创新支持力度。一是银行围绕疫情防控融资需求,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启动绿色审批通道、简化业务流程等方式,提高医疗、卫生、运输等企业授信审批效率,满足疫情防控应急资金需求。二是部分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疫情防控相关行业的特色产品。如中国银行推出基于政府定向采购订单的防疫物资生产供应企业专属产品“抗疫贷”,农业银行在广东等省份推出“药商e贷”专项融资服务方案,为医药行业提供可在线审核的便捷融资服务。三是通过发债等综合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支持防疫产业。央行近期提出采取多项便利措施,支持金融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发行各类金融债券以及资产支持证券、短期融资券。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等一批金融机构,相继帮助药品、医疗卫生等企业顺利发行债券。交易商协会也开辟了“绿色通道”,帮助企业完成债券发行流程,及时募集资金。

其次,创新助力中小企业纾困服务。受疫情影响,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受到很大冲击,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影响很大,大批中小企业面临很大生存压力。为了更好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金融机构严格落实“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信贷重组、贷款展期、调整贷款利率和还款计划、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风险化解方式,全力支持其恢复生产经营;同时,针对不同行业特点,推出创新产品,如山东等地区金融机构推出防疫物资专项应急贷款和中小企业转贷款,以支持中小企业流动性。

再次,把握轻资产新兴行业的发展契机。当前也存在一些行业产业融资需求大幅增加的情况,较为突出的是为防控疫情催生的居家办公、网络娱乐、线上教育、电商、智能科技等科技创新领域,其融资需求可能迎来快速增长期。但这类轻资产企业固定性、实物性的可抵押资产较少,能够体现企业竞争优势,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主要资源驱动力在于人才、专利、产品设计、品牌、营销渠道、技术研发、客户管理等非实物性资产。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传统信贷模式难以准确衡量其价值。因此,金融机构需要把握行业特性,开展金融创新。如,可将电商平台流水做好授信测算依据,开展网络店铺贷款;通过线上教育点击率和流量作为测算依据,开办小额信用贷款。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在线供应链金融、在线小额信用融资等创新,服务轻资产行业。

最后,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受疫情影响,金融科技应用提速。一是加强在线渠道创新,实现网银、掌银、自助设备多功能加载,提升线下业务线上化水平。二是加强在线风控创新,推出远程面审、核验、机器人催收等服务。三是加强自身管理创新,开展远程培训、远程审批等。经此一“疫”,金融机构须提高重视程度,从战略角度和实践角度更加注重数字化转型创新的价值所在。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1/22 10: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