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以金融创新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 2020-04-09 访问: 字体:


■王兆阳

在不久前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当前形势,就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重大部署,吹响了脱贫攻坚的总攻冲锋号。新形势下,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助推力量,金融机构应该紧紧围绕座谈会精神要求,切实担当使命,全面加强创新,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创新思维把握新形势

新时期,金融机构只有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新精神,把准形势新变化,才能更好谋划贯彻落实举措。

金融服务脱贫攻坚的任务更紧迫。全国还剩52个贫困县、2707个贫困村、551万人没有脱贫。这些地区产业基础薄弱,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欠缺,传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很难适用。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扶贫产业发展受阻,贫困人口增收困难,给金融扶贫工作增加了新难度。中央要求,对52个贫困县和最困难的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金融助力挂牌督战县村和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任务更紧迫。

金融服务脱贫攻坚的要求更高。银保监会结合座谈会精神,发文要求大中型商业银行深度贫困地区分支机构要将70%以上新增可贷资金用于当地。提高服务覆盖面,要求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切实发挥头雁作用,在各深度贫困县都设立分支机构。降低融资成本,强调精准扶贫贷款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发放,其他贷款也要在利率上有所优惠,相关业务费用能免则免、不免则减。新形势下,金融扶贫工作如何做到既要进一步扩面提速、又要保本微利,既要服务到位、又要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是亟需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金融服务脱贫攻坚的环境更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金融扶贫的外部条件也在持续改善。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速助推金融扶贫新手段不断丰富。目前我国有数量庞大的小农户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等形式建立与现代农业的利益联结机制;有超过850万人员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带动就业超过3400万人,这些都为金融扶贫从单点支持向全面带动、规模化链条化服务创造了良好条件。农村改革激发了金融扶贫新动力。今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农村集体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成为现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等抵押担保权能不断做实,有效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扩大了金融创新空间。更重要的是,信息科技催生扶贫新技术。目前全国98%的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已通宽带,农村地区的成年人使用电子支付比例超过七成,广大农户全面“触网”,为银行业利用金融科技缓解贫困地区贷款难贷款贵、金融服务缺失的难题提供了有利契机。

以创新视野找准着力点

当前,金融机构必须紧扣脱贫攻坚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开展金融服务。

支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对551万贫困人口,重点支持符合贷款条件、具备一定还款能力的贫困户,落实减费让利要求,规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个人精准扶贫贷款等产品。对贷款到期后还有资金需求的,运用无还本续贷等措施,做到应贷尽贷。在此基础上,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边缘户,研究执行与贫困户相同的贷款准入、利率优惠等扶贫信贷政策。

支持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摸清深度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重点支持有市场前景的特色农业、绿色有机农业、特色旅游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带贫作用强的龙头企业、核心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微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为其提供融资融智相结合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支持“三保障”类民生项目建设。重点支持挂牌督战县村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生态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开发性、政策性银行应发挥主力军作用,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持续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商业性银行应大力支持纳入PPP项目库、还款来源有保障的民生项目。

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后续发展。安置区内,重点支持特色种养、设施农业、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增加搬迁户经营性收入。安置区周边,重点支持各类产业园区发展,鼓励园区企业吸纳搬迁户就业,增加搬迁户工资性收入。原居住区内,重点支持土地整治项目,以复垦土地、耕地、生态涵养地等入股的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旅游景区建设,增加搬迁户财产性收入。

支持受疫情影响贫困地区复产复工。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支持受疫情影响的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重点扶贫项目复工投产,支持贫困地区开展春耕备耕,全力满足贫困户、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优质小微企业等恢复生产、维持经营所需资金需求。

以创新举措开创新格局

金融机构应该围绕加大信贷投放、提高服务覆盖面、降低融资成本的新要求,积极创新,多策并举,探索既符合经济金融规律,又贴近脱贫攻坚需求的新举措新打法,开创金融服务脱贫攻坚的新格局。

创新金融扶贫产品模式。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金融机构精准创新了很多好产品,应在升级完善现有产品基础上,加快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致富带头人贷款、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助学贷款、土地增减挂钩贷款等精准扶贫信贷产品,完善扶贫债券、产业扶贫基金等综合化金融扶贫工具。用好用活政府增信扶贫、特色产业带动、电商带动等扶贫模式,确保贷款投放精准、扶贫成效精准。

创新金融扶贫工具手段。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把金融扶贫搬上网。创新丰富金融扶贫方式。金融机构应在加大金融扶贫信贷投放的同时,发挥系统、网络、资源、科技等综合优势,创新方式支持东西部扶贫协作、教育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定点扶贫等专项行动,协调解决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困难问题,帮助定点扶贫单位如期摘帽。

创新金融扶贫信贷政策。按照“一区一策”“一产一策”“一项目一方案”原则,对深度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以及“三保障”民生项目、土地整治、生态建设等重大项目,研究出台差异化支持政策。根据深度贫困地区分支机构风险防控能力、信贷管理模式,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并在总分行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对上报事项即审即批。对已退出的贫困县村、贫困人口,在严格落实中央“四个不摘”要求基础上,研究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信贷政策。

创新金融扶贫风控方式。紧跟国家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数字乡村建设进程,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以贫困地区为重点,主动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对评定的信用村、信用户发放优惠利率贷款,通过银村共建、工作共担、风险共防、问题共治,携手营造良好金融生态。

作者:农总行三农政策与业务创新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1/22 10: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