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金融有温度惠民有力度
发布时间: 2022-12-09 访问: 字体:

■赵云鹏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保障事业的总体发展思路,为我国“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金融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金融服务和支持体系日益健全,金融创新卓有成效,为把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鼎力支持养老金融,实现稳健发展。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社会保障基金等服务领域,做好养老资产托管,提供便捷的养老资金结算服务,创新推出系列养老金融产品,不断拓展养老金融服务场景,养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突破。围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目标,加快布局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在个人养老金账户、产品、服务、队伍建设上发力,养老理财、养老储蓄等金融创新产品陆续试点。

全面发力医疗保障,助推有序衔接。金融机构持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线上线下缴费渠道,打造医疗服务渠道体系。发挥金融机构优势,和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合作,合力建设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助力医疗服务数字化转型。整合医疗大数据资源,推出“医保e贷”等专属金融服务产品。积极做好商业医疗保险等代理,全力服务异地就医结算等需求,打造“医保+金融”等服务模式。

关爱服务特殊人群,彰显为民情怀。金融机构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多措并举做好社会救助金融支持。加强和政府部门数据对接,打通金融资产核对共享通道,让社会救助更精准。做好特殊人群社会救助基金的金融服务渠道建设,在贷款支持、利率优惠上制定差异化政策,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通过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发展慈善信托等新手段,拓展金融救助新模式。

持续强化住房保障,满足住有所居。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持续探索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满足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全力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探索受困房企市场化风险处置方式,实施个人房贷延期还本付息等差异化政策。积极满足新市民进城购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所需的乡村购建房金融需求。

在金融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近十年来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对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金融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积极有为地提供高质量金融支持,助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强化社会保障金融服务战略谋划。金融机构应将养老、医保、住房、特殊人群的保障作为金融支持的战略重点之一,在组织体系、产品创新、渠道建设、资源倾斜等方面强化金融保障。

持续强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机构应在夯实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企业年金等第二支柱基础上,全面创新适合个人养老的金融理财等产品,补齐第三支柱金融服务短板。努力在社会保障各领域创新推广一批金融拳头产品、有效服务模式,提升金融适配性。

关注金融服务过程中的风险管控。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安全规范”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前置条件。金融机构要加大社会保障金融服务的宣传普及力度,前瞻性做好社会保障金融产品的风险收益管理,确保金融服务有温度、可持续。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1/22 10: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