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田埂足迹书写大地诗行
记农业银行重庆武隆支行三农客户经理傅小康
发布时间: 2024-04-17 访问: 字体:

▲傅小康(右二)进村入户走访,了解农户生产经营情况。

■本报记者 李瑶 潘钰琳

春到仙女山。傅小康的“热线”响个不停:“我准备搞点养殖,可以贷款吗?”“我今年要扩大种植规模,能支持一下吗?”

此刻,他正蹲在菜地里跟传芳拉家常,谈话不时被电话打断。仙女山因独特的高山气候和绝佳的生态优势,产出的高山蔬菜叶片厚、含水量大、口感脆美,深受消费者青睐。去年春天,传芳流转了四十多亩土地,专种高山蔬菜,一年下来,收入较在城里务工翻了一番有余。传芳对傅小康说:“我觉得走对路子了,今年再流转一百五十亩土地,现在就‘等米下锅’了。”

作为农业银行重庆武隆支行三农客户经理,傅小康在崇山峻岭间行走三万多公里,无数次面对这样“等米下锅”的农情急事,他都会伸出援手。他与这片土地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他是贴近乡土心系民生的傅大哥

傅小康在家中排行老四,当地老乡总是亲切地称他为“四哥”。他也认亲,说自己是“农民的亲戚”。

2019年一个夏日傍晚,傅小康下乡办贷归途,又看到了石坝村那栋熟悉的“半拉子”楼房,这次他决定下车问个清楚。

院子里,张天全正给内墙抹灰。“我完全靠自己建房,养猪种菜,挣一分钱用一分钱,五年才建成现在这个样子。看到邻居们的农家乐有钱赚,我也很着急。”

“为啥不借钱把房屋建成,早点开门迎客呢?”

“街坊邻居都找遍了,没有借到钱,银行里又没有亲戚朋友。”

“我是农行的,我就是农民的亲戚。”

两位此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在短短几分钟内达成了默契与共识。三天后,张天全就拿到了22万元贷款。利用这笔资金,他迅速启动了房屋装修工程,并购齐了开办农家乐所需的整套设施。

“四哥三天两头给我打电话,教我怎么做生意。他建议我搞种植养殖,捎带卖点农产品,增加收入来源。”张天全边说边打开手机,上面满是与傅小康的通话记录。转过年头,张天全经营的农家乐纯利润就有十几万元,再加上出售农产品的收入,还上了银行贷款,日子也一天一天好起来。

傅小康与农民亲如一家,这份情谊不单是因为业务往来,更是因为他打心底里把农民当作自家人,关键时刻“扶一下”“推一把”,真心诚意地助力他们一步步迈向致富之路。

一年春节,栾波卖掉了经营多年的大货车,还了欠债,就剩700元钱。花花绿绿的各色年货让人眼馋,但捏一捏兜里的钞票,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走到农行门口,见傅小康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便拐了进去。

“开货车不挣钱,今年又打了‘白板’(重庆方言,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栾波一脸苦相。

“考虑一下做苕粉吧,武隆这么多人做苕粉,地方品牌已经做出来了,但没有一家成规模。你在外面见过世面,有能力做。”傅小康支招。

年后,拿着贷来的5万元,栾波的苕粉生意开了张。晚上生产,白天销售,一家人苦干3年,竟有了40余万元结余。好日子终于来了,栾波打算在武隆城里买套房。

当栾波想小富即安时,却被傅小康泼了一盆冷水:“现在做苕粉的人越来越多,手工生产还能坚持多久?谁的规模大,谁的单位成本就低。为啥不搞机械化生产,要做就做第一!”

拿着新贷来的40万元,栾波买回了烘干机、切割机和大量原料。小农户机械化生产苕粉,在武隆还是头一遭,如何用机器做苕粉,没人知道。栾波摸索了近一个月,生产出来的苕粉要么太软容易断,要么太硬像石头,前后近20吨原材料报废。

栾波急得团团转,傅小康始终给予鼓励:“再试试!”在对水和原料的配比进行了数十次试验后,2017年7月的一天夜里,软糯爽滑的苕粉终于从机器中流淌出来,灯光一照,晶莹剔透。

产品研发成功后,栾波的生意蒸蒸日上,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注册了“栾氏苕粉”品牌。相识十年间,傅小康累计向栾波发放贷款349万元。他的期许也成真了,武隆最大的苕粉生产企业就是栾氏苕粉。

“半拉子”楼房变成了收入可观的农家乐,石坝村及周边成为重庆高山农家乐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欠缺启动资金的失意司机转身成为年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家,就业带动效应明显……给农户的贷款支持,在助力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也扶持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产业,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他是立足实际洞悉农业的土专家

“屋头的腊肉炕好了,给你寄点去哟!”谢世平一一给老客户打电话,准备把家里做的腊肉送出去。

话音刚落,傅小康提着黑色公文包来看谢世平。

“农家乐生意怎么样?”

“不行咯,疫情闹的,人都走光了。”

傅小康琢磨进门后听到的话,问道:“猪长得还不错吧?”

“还不错,也准备出栏了。”

谢世平的生态猪生长在高海拔地区,以天然富硒饲料为食,是做腊肉最优质的原材料。经过当地特有的柏香木的小火慢炕,出炉的土猪腊肉不仅色泽好看,味道也香。傅小康开始给老谢分析腊肉市场,与其免费送腊肉,不如做农产品加工,卖腊肉!

谢世平开过货车、卖过钢材,脑子活,一点就透。说干就干,他把满栏的猪全部做成腊肉,没想到供不应求,全部售罄。一算账,三万斤的腊肉,纯利润就有三十多万元,谢世平乐得合不拢嘴。

傅小康鼓励老谢不要停步,不断优化和提升腊肉产品的制作工艺,同时将自己农产品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以及经营管理的丰富经验悉数分享给他。

“行业把脉把得准”是因为傅小康时常研读农业相关书籍,观看农业电视节目,遇到不解之处虚心求教农业专家。他深知,真正帮扶农民解决问题,必须找准痛点,把握关键环节,才能做到雪中送炭。因此,很多人都像谢世平一样信服他,把他当成“土专家”。

养猪的张小川最有感触,他说:“是傅小康告诉我什么是‘猪周期’,如何跨周期分批次上市,让我的养猪场起死回生。”

养牛的谢怀友又卖完一批牛,他说:“多亏了傅小康带我去养牛大户那里学习经验,养殖场才成功起步、发展壮大。”

如今,谢世平的腊肉加工厂已经开工,作为重庆市武隆区第一家有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的规模化腊肉加工厂的负责人,他感慨地说:“小康懂金融不说,对农业的事还这么了解,我是打心里钦佩他”。

“选准贷款对象,看准贷款项目”是傅小康从“老农金”饶才富身上学到的信贷法则。他深入了解农户实际,有效防控贷款风险,并通过产业调研引导农户发展多元化产业,同时创新推出如“惠农e贷·高山蔬菜贷”“惠农e贷·农家乐贷”等满足农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此外,他还根据农户产业特点和生产经营周期,率先在农行重庆武隆支行设置农户贷款的“宽限期”,这些举措不仅化解了农户眼前的资金困境,更在他们心中树立起信用意识和发展自信。服务“三农”客户15年,傅小康累计发放小额农户贷款5000余笔,帮助2100余农户解决超5亿元信贷资金需求。

他是坚守信念一身正气的老党员

1972年,傅小康出生在武隆县土坎乡,是土生土长的武隆人。他出生的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农村尤为明显,家里人口多,劳力少,粮食不足,生活十分困难。父亲给他取名“小康”,希望他长大后,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富足安康的好日子。

十八岁那年,傅小康参军入伍。入伍之初,特别是在新兵连训练时,因为个子矮,体能差,担心自己在军事素质上考核不达标,他有意识地加大训练强度、增加训练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半年后连队组织的军事素质考核中,傅小康获得“优秀”成绩。三年部队生涯锤炼了傅小康忠诚担当、勇往直前的性格特质。

1994年,傅小康退伍投身金融工作,在农行做过出纳、会计、安全保卫、客户经理,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吃苦肯干、勤勉敬业。作为一名有着三十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傅小康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出示范表率。

2009年,傅小康从后台部门调整到支行营业部客户经理岗位。次年,被派往仙女山镇支行流动服务组工作。“他到我们这里来,饿了啃自己带的馍,渴了喝点自来水,从不占群众一丝一毫。”“我们村谁家有啥事情,小康都了解、都惦记。”十几年来,得到傅小康帮助的老乡不计其数,他们常常按照当地习俗,准备一只硕大的猪腿,再配上自家饲养的土鸡或鸡蛋,送过来表达谢意。每次看到农户拿来土特产,傅小康都严词拒绝。碰到把东西扔在办公室就跑的,他会把东西亲自送回老乡家。久而久之,大家了解了傅小康的为人,也就不再提送礼的事了。

傅小康说:“若为老百姓做点事情就‘吃拿卡要’,不仅违背了父母的期盼,也有负农行服务‘三农’的使命。”他尤其钟爱一副警世对联——“拒一分让民多受一分赐,收一文为人不值一文钱”,并将其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

把处世哲学融入工作实践,非金融科班出身的傅小康摸索出“三个三”工作法,即贷前调查“三绝不”——客户调查绝不走过场、资料收集绝不马虎、人品了解绝不忽视,贷后管理“三到位”——现场检查必到位、跟踪检查必到位、到期通知必到位,化解风险“三个用”——不畏艰难用心、借助法律用力、将心比心用情。

守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业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确保金融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底线和要求。“三个三”工作法正是对这一要求的具体实践和有效落实。如今,“三个三”工作法像一部生动实用的服务指南,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引导着越来越多的三农客户经理恪尽职守。银行人只有切实把握好金融工作规律,才能真正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细致入微、贴心周到的金融服务。

十几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矢志不渝服务“三农”,傅小康载誉满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度“三农”人物、农业银行“功勋员工”、农业银行“饶才富奖”先进个人……荣誉面前,傅小康始终初心不改,将足迹深深烙印在田间小径,满怀热忱写下动人的“田埂诗行”,以实际行动回应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时代呼唤。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4/17 10: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