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白莲 向红 潘琦
时下,“撸猫”“遛狗”已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毛孩子”带给人们快乐与慰藉的同时,大量相关消费需求也推动宠物经济跻身热门赛道。宠物产业高速发展,宠物消费展现巨大活力,“它经济”高歌猛进。
一份情绪价值
2023年“双十一”,王月一分钱也没给自己花,却花4000多元给帕吉买了100斤粮食。帕吉是她养了四年的拉布拉多犬,前段时间为给它做绝育手术,她还在医院充值了2000元。“它就像我的家人一样,为它的吃、穿、用还有看病花钱都是应该的。”王月说。
每个人身边几乎都有几个像王月一样养宠物的人。公园、社区,随处可见不同品种的狗狗在草坪上撒欢、与主人嬉戏;马路两侧的商铺,每隔不远就会有一家宠物医院或宠物店,顾客进进出出、络绎不绝;打开社交网站、视频平台,萌宠视频、宠物交流帖热度居高不下;刷朋友圈,也总能刷到几位“吸猫”的朋友。养宠物,究竟有何吸引力?
宠物与人类的关系源远流长。人类养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最初,驯化动物是用于劳作和保护。随着文明的发展,宠物角色逐渐演变为陪伴伙伴,满足了人类情感和社交需求。从最初的工具性关系到如今的情感互动,宠物已经成为现代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时代不断发展,宠物的种类也从传统的猫狗鸟类等哺乳纲或鸟纲发展到鱼纲、爬行纲、两栖纲、昆虫纲,甚至电子宠物等。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被坚定选择、忠诚陪伴的感觉成为人们渴望获得的情绪价值。试想一下,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回到家开门的瞬间,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向你奔来,将这鲜活的生命一把抱起后,埋首在让人安心的温度、柔软的触感中,疲惫似乎即刻一扫而空,紧绷的神经也瞬间得以放松。特别是疫情以来,孤独时刻宠物给予人的陪伴作用进一步凸显。
正因如此,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财富丰裕、人们精神需求日益多元的当下,养宠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此外,宠物的存在还被证明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健康调查显示,饲养宠物的人通常血压更低、心率更稳定、心态更平和。而人们对于宠物的关爱也已从基本的饲养转变为对其身心的全面照顾,不仅追求宠物的饱腹,更期望它们生活幸福,这种拟人化情感的转变也为宠物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
一片广阔蓝海
“再穷不能穷孩子,‘毛孩子’也不例外。”这句在养宠人士中流行的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宠物经济的兴起以及宠物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
宠物经济,是指围绕着宠物产生的一系列生产、消费和服务等商业行为,其产业链覆盖宠物的全生命周期。目前,主粮、零食、营养品等宠物食品加工销售、宠物饲养等中上游产业是宠物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药品、诊疗、疫苗、体检等宠物医疗,以及宠物洗澡、美容、训练、寄养、保险等下游产业,也随着人们养宠需求的日渐旺盛及相关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而蓬勃兴起。近5年来,全国宠物经济相关注册企业数量翻了14倍,其中超过3/4都是个体工商户。大量涌现的企业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养宠行列。根据《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22年中国宠物消费报告》,2022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主人数超过了7043万人,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为2793亿元。“随着宠物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未来10年我国宠物经济规模将超过万亿元,有望超过美国和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宠物市场。”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宠物营养与食品科学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王金全介绍。
受市场利好推动,2022年以来,国内掀起宠物产业园建设热潮。除浙江温州平阳、河北邢台南和、河南漯河、山东聊城、江苏泰州、上海奉贤等地建设的大型宠物产业园外,目前还有10多个省级市、40多个地级市推出了70多个大型宠物产业园规划。
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纷纷上马宠物产业园,是否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调查?是否会造成产业冗余?“宠物产业园的数量是否过多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的发展阶段判断。目前,宠物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总体来说,宠物产业园的数量还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
经济学家将“一窝蜂”投入一个产业的现象称之为“潮涌现象”。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相关人士说:“宠物行业已出现‘潮涌现象’。2015年起,宠物赛道迅速成为资本的‘香饽饽’。之后的数年,不论是融资数量还是融资金额,市场热情都丝毫未减。”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仅2022年,中国宠物行业发生的融资事件就达35起,其中,有5起为过亿级别的融资。
除了资本的青睐,宠物行业还吸引了不少龙头企业和互联网头部企业入局。华润集团投资了主营宠物食品和生物制药的上海数郜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成立了一家动物保健公司;宠物医院“瑞派宠物”获得蒙牛的D+轮融资;腾讯投资了宠物用品提供商“宠幸宠物”、宠物综合服务平台“宠物家”;京东健康推出了线上宠物医院;小米投资了智能硬件品牌“猫猫狗狗”。
宠物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进入中国。“我们非常看好中国宠物市场。”韩国O´Pet品牌负责人表示。O´Pet原本生产人用碗,2年前,看到宠物市场的广阔前景,该企业决定生产宠物碗,并与宠物电商波奇网签订了代销协议,全面进入中国市场。
期待进入中国宠物市场的远不止O´Pet一家。近年来,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知名品牌就有法国宠物高端洗护用品芳玳、日本高端宠物洗护用品APDC、德国高端宠物食品Bewital、美国高端宠物食品Blue等,涵盖宠物的衣食住行。
“宠物主人对宠物用品消费意愿不断上升,推动了宠物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过,宠物经济的发展还面临市场无序竞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标准化程度低、创新动力不足、人才缺乏等挑战。”王金全表示。
受疫情及贸易摩擦的影响,这两年我国宠物食品、用品的出口逐渐减少。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温州德虎宠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应天军说:“以前我们生产的宠物用品以外贸为主,出口订单占95%左右。近两年外贸订单锐减,下一步我们将考虑主做产品内销,但受总体经济环境影响,国内消费能力下滑明显,突破困境还需要各方合力。”
一个新兴业态
日本经济学家曾提出“猫咪经济学”概念,大意是指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大众对猫及相关产品的热情永远高涨,只要商家正确使用“猫”这个概念,就能吸引关注并从中获益。宠物行业各大“玩家”深谙此道,把握机遇纷纷入场,催生了各类产品和新兴职业,助推宠物经济形成了一个完整新业态。
从“银发族”到“90后”“00后”,宠物主对宠物精细化喂养似乎已成为消费趋势。在北京丰台某小区的宠物店里,记者看到来消费的近半数都是中老年人,一位刘叔叔正在店中等待给洗完澡的猫咪烘干。今年60岁的刘叔叔家中有一只“原住民”猫咪、一只捡回来的流浪猫,还有一只泰迪犬。刘叔叔说:“孩子长期在外地,小猫小狗就像我们的孩子,要对它们负责。”如今,有稳定收入的“银发族”舍得为宠物消费并有稳定购买能力,年轻人奉行“苦了自己也要‘富养孩子’”的原则持续消费,宠物主们的“慷慨”为宠物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
“随着中国宠物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养宠人群的结构更迭,养宠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消费多元化、智能化、社交化等趋势。”江瀚表示,“从宠物食品、用品到医疗,宠物经济市场多赛道齐头并进。”
在“育儿式养宠”的趋势下,人们更加注重宠物的营养和健康,购买高品质的宠物食品和营养补充品。以宠物猫为例,除了基础的猫粮,猫条(猫类零食)、化毛片、鱼油等产品在电商平台的销量也居高不下。2023年天猫“双11”消费榜单显示,宠物猫消费前三品类为猫草/猫草片、猫卵磷脂/鱼油/海藻粉、烘干箱,产品销售额同比增幅分别为172%、145%、390%。
与此同时,智能化成为宠物用品发展新趋势。智能饮水机、智能摄像头、智能喂食器、宠物烘干机、宠物智能玩具等智能宠物产品,不仅能够精准拿捏爱宠需求,还能解放养宠人士的双手。“因为出差比较频繁,为保证猫咪的饮食和安全,我入手了智能喂食器和摄像头,可以随时从手机上查看食物剩余量和猫咪的行踪,出门在外也能安心。”在北京某互联网企业工作的高铭介绍。
宠物医疗和保健方面的消费也呈现增长态势。人们更加关注宠物的健康状况,并且愿意为宠物提供更好的医疗和保健服务。“三年来给‘毛孩子’看病已花费超万元,包括定期驱虫、皮肤创伤护理、绝育,甚至还有救治猫咪误食百合花而中毒的情况。”养了三只猫的“95后”汪淼说,“我会开车去较远的大型连锁宠物医院,虽然价格不便宜,但该花就得花。”《2022年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显示,全国宠物诊疗机构数量达19930家,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约675亿元,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养宠大军”的壮大让宠物行业细分职业日渐丰富。宠物美容师、宠物医生、宠物博主、宠物善终师等新兴职业纷纷涌现,“宠物健康护理员”也被国家正式纳为新职业。目前,我国宠物行业从业人数已达百万人。
郭杰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在一家大型连锁宠物医院从业已有四年。作为宠物医生,他总是很忙碌。有时上午九点一开门,就有许多人焦急地带着生病的宠物涌入。因为做手术或接急诊,晚上十一二点下班也是常事。“现在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十多年前,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给猫狗也要做剖腹产、股骨头切除手术。”郭杰说。
和许多医学专业一样,不少院校的动物医学专业学制也为五年,要掌握的知识很多,宠物医疗行业存在一定门槛。尽管如此,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宠物医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加速增长,收入也水涨船高,职业发展前景广阔。据了解,目前我国执业兽医缺口在30万人左右。
在各类社交平台,萌宠主题内容总能得到较高流量,这催生了宠物博主的出现。他们发布的内容时常将动物的行为与人类对应,收获众多粉丝的笑声与感动。小红书博主“养猪小能手3L”饲养了3只形象、性格各异的布偶猫,分享的内容以猫咪搞笑可爱视频为主。在她的视频中,每只猫被赋予了不同的“人设”,如“云淡风轻老干部”“调皮小霸王”,猫咪们的内心活动解读搭配搞怪音乐,让她获得了许多关注。
一座金融桥梁
走进浙江省平阳县制革业集中地——水头镇麻园工业园区,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挺立的厂房、井然有序的污水管道、风格各异的宠物主题墙……谁曾想到,20年前这里还是一幅“家家户户备转鼓,张张猪皮晒铺面”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随处可见的皮革晾晒,垃圾满地。
从昔日制革业占全县财政三分之一、生皮产量一度占到全国四分之一的“中国皮都”,到如今产值近47亿元、在宠物赛道焕发新生的“宠物小镇”,水头镇的蜕变与金融机构的支持密不可分。
“说起来,到今年跟农业银行合作刚好7年。如果没有这位‘老朋友’的支持,我们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浙江萌宠岛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祖文感慨万千。
浙江萌宠岛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萌宠岛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是水头镇专业从事宠物小镇开发与建设的国有资本控股企业。“7年前,水头镇宠物企业大多是零散的家庭作坊,生产方式粗放,既不环保也不便管理,为此,政府让我们公司打造现代化宠物小镇,改变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初步测算需要资金15亿元,这笔巨款该去哪儿凑让我非常发愁。”陈祖文回忆说。
了解到陈祖文的心事后,农行浙江平阳水头支行信贷员池汉明主动上门排忧解难。“当时,萌宠岛公司刚成立不久,规模小,固定资产抵押不足,传统的授信模式走不通。为此,我们针对企业的经营情况,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政策,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陆续发放近18亿元项目贷款。”池汉明说,“那是全县农行首笔老旧厂房改造项目贷款,至今印象深刻。”
发展至今,萌宠岛公司已成长为平阳县最大的国有资本控股企业之一,在水头镇镇容镇貌提升、老旧厂房更新、贫困户安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手机银行即可申请贷款,简单方便!”近日,河南漯河市源汇区卡比卡布宠物美容俱乐部负责人赵先生说。助赵先生尽享便利的是农行推出的线上信用产品——“纳税e贷”。赵先生经营的宠物美容俱乐部创建于2020年11月,主要提供宠物洗护、宠物用品零售、宠物寄养等服务。为扩大经营范围,赵先生几度筹集资金,但受制于无抵押物,到多家银行融资受阻。“纳税e贷”的适时推出,缓解了赵先生这类小微客户的融资难题。
除信贷支持外,为满足消费者对宠物相关服务的需求,宠物主题网点、宠物银行卡、宠物消费专属账户等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应运而生。最受欢迎和最有市场的,当数宠物保险。
2004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款宠物保险。华泰保险把宠物险纳入“小康之家”家庭综合保险,成为行业内第一个为宠物设置保险的公司。十年之后的2014年,首个全国性的宠物医疗保险诞生。中国人保联合中国畜牧业协会、宠讯科技合作开发了“宠乐保”家庭宠物健康保障计划。2023年,泰康在线财产保险携手民生银行推出宠物医疗保险,报销范围覆盖了全国1万多家宠物医院。
“目前我国宠物保险的种类主要包括健康医疗保险、第三者责任险和宠物被盗保险,其中健康医疗保险占比最高。但现阶段国内宠物保险依然是一种新兴的小众产品,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要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建立数据库,增强风险管理,扩大承保范围,增加宠物保险险种,细分宠物疾病,促进宠物行业健康发展。”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金融保险研究室研究员姜楠说。
一起“宠”向未来
相比趋于基本成熟的海外市场,中国宠物市场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因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而引发的问题开始显现。不少受访对象反映,宠物食品、宠物服务等领域从业门槛低,企业鱼龙混杂,产品和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亟待进一步规范。尽管我国已出台《宠物饲料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但由于缺乏统一归口部门,相关制度执行不力,今后还须加强管理。
展望未来,在科技赋能下,可以预见宠物经济发展将呈现个性化和数字化特征,基于宠物基因数据的个性化食品、智能化的健康监测设备将成为市场的趋势。可持续性发展也将成为宠物经济的发展方向。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关注推动宠物产业朝着更环保、更负责任的方向发展。从可持续原材料到绿色包装,企业需要更多地考虑生态和社会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它经济”还需要关注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性”,兼顾“人宠矛盾”,促进养宠人群素质提升,才能实现人宠和谐共处。近年来,伴随着养宠热潮,宠物随地大小便、恶犬伤人、流浪猫狗数量增多等社会问题也相继出现,给人们生活造成不小的影响。出现问题就应想办法解决,对宠物的盲目污名化或过度宠溺都是不理性的。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职能部门管理、提升个人素养多方发力,营造更加文明健康的养宠环境。
纵观历史,随着人类自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大自然与动物界也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意义。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宠物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对于越来越多的人来说,它们是亲人、孩子、朋友。海明威说:“一只猫有绝对忠诚的情感:人类可能因为某种原因隐藏自己的感情,但是猫却不会。”萌宠带来的温暖和治愈将始终陪伴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