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三农

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哪些新信号
发布时间: 2024-02-07 访问: 字体:

■杨 芮

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向社会公布。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等六个方面,对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全面要求,是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具体举措、科学方法等的有机统一。

农业农村工作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性、基础性工作,很多工作都需要一以贯之、持续推进。因此,从内容上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对过往工作的总结、传承和延续。但同时,随着发展形势的变化,今年的一号文件又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提出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文件标题中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方法论,可见其特殊性和重要性。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谋划推动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实践,已经成为涵盖乡村振兴各个方面的系统性工程,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先行探索,提供了成功范例。农业农村发展高度依赖自然环境,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资源禀赋差异极大,不存在统一的乡村振兴模式。新时期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在方法论的指导,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到底有哪些经验?国新办针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新闻发布会作出了阐释,包括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期盼中找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和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等,这些都是“千万工程”的精髓要义,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

除了方法论创新,在具体的工作举措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呈现很多新内容,充分体现了农业农村工作的时代性。

更加强调产业融合。对于乡村产业如何发展,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有部署,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进一步,提出要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由此可见,大处着眼、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发展农业,既要认认真真种好地,为延伸产业链条夯实基础,更要跳出农业看农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二产、三产对一产的放大效应,进一步提升一产的经济效益。

更加重视数字赋能。随着数字化、智能化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势,近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此作出了部署,包括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农业大数据及应用、数字普惠金融等。与往年不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增加了两块内容,一个是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另一个是鼓励建设区域性大数据平台,推进涉农信息协同共享,两项工作侧重基础性工程,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例如,广电工程将为农村地区直播带货、打造特色文旅品牌等提供更好的技术手段,而涉农大数据平台的建立也将为发展形势研判、企业对接、供应链金融和普惠金融发展等提供更多精准的信息支撑。

更加提倡勤俭节约。我国文化受农耕文明影响深远,节约已刻进了我们的民族基因,节约是件小事,但大文件不代表不谈小事情,聚沙成塔、积少成多,号召全社会共同节约就是事关发展全局的大事。2021年,节约粮食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21年至2023年,节约粮食在中央一号文件中一直都是一句话的存在,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节约粮食升格,单列“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一段,围绕生产、生活、理念、技术等,全面部署如何节约,进一步凸显了节约的重要性。

更加关注高质量公共服务。针对农村地区老年人、婴幼儿两大需着重关注的特殊群体,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更为全面的保障性举措,包括因地制宜推进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鼓励发展农村老年助餐和互助服务,加强农村生育支持和婴幼儿照护服务,做好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关心关爱服务。举措切中乡村痛点,又向城市看齐,城乡间公共服务差距进一步缩小,有利于更好地帮助农村地区留住人才产业,更好地帮助农民打消养老托幼顾虑实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银行是支持乡村振兴的主要金融力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完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服务农业农村发展,银行要改进服务方式,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实际需求,做好针对性服务;要结合自身定位和展业能力,优化授信管理政策,加强金融创新,完善尽职免责等机制,推动更多资金流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要用好普惠金融政策,加强银政合作,充分释放政策效力,惠及更多主体;要加强金融知识宣讲,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守护好农民的钱袋子,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要在做好资金中介的同时探索提供更多增值服务,依托掌握的企业资源牵线搭桥,推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为农村地区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1/14 15: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