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
当前位置: 首页 > 金融市场

数字人民币从“尝鲜”走向“常用”
发布时间: 2024-11-22 访问: 字体:

■汪少波

近日,在第十八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上,农业银行深圳分行发布的“中国农业银行畅YOU鹏城可视硬钱包”引起了大家的驻足围观。它在传统IC卡上增加了水墨屏,可显示消费金额、钱包余额和支付二维码等信息,支持线下支付的主扫、被扫等模式,显著提升了老年人、学生以及外籍访客等用户群体的使用体验。这一举措是数字人民币在硬件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

近年来,数字人民币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上“多点开花”,其中智能合约技术尤为亮眼。该技术支持合同的自动执行和强制履行,确保资金的定向分配和有效监控。2022年,智能合约标准产品“元管家”问世,有效解决了预付消费场景中“退款难、追偿难”的问题。2023年,企业信贷智能合约解决方案出炉,可精确追踪信贷资金的流向,进一步丰富了智能合约产品线。目前,智能合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预付资金管理、供应链金融、财政补贴等众多数字人民币使用场景。

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探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今年6月,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进入MVP(最小可行化产品)阶段,国内多家银行成功落地跨境数字货币结算业务,实现了更高效和更安全的跨境支付结算。为进一步降低大众使用门槛,今年10月,数字人民币创造性地推出组件化服务并率先在鸿蒙系统部署,鸿蒙用户无需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即可使用相应服务,真正实现了“即拿即用”。

随着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的逐步深入,应用场景从零售支付扩展至批发,截至7月末,17个试点省(市)的交易额突破7万亿元。数字人民币的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国家金融体系的效率和安全性,也对金融机构、企业和消费者等各方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数字人民币为其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开发更多基于数字人民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仅满足了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还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对企业和商户来说,数字人民币的即时结算功能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资金流动效率,还能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现金流,优化财务结构,提升经营效益。对于消费者,可以利用数字人民币钱包,随时随地进行支付,享受到更加便捷和安全的支付体验。

当前,数字人民币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展望未来,数字人民币将在应用拓展、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多个维度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首先,技术融合将成为数字人民币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不断成熟,数字人民币将实现更深层次的技术融合。例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交易信息的透明化和不可篡改性;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反欺诈和风险管理能力;通过与智能物联网的深度融合,更多“黑科技”将被植入到硬钱包中,真正实现“支付无界限”。

其次,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化。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接受度的提高,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将从纯线下扩展到“线下+线上”融合,从零售领域深化至大额对公、民生政务等领域,实现C端到B端、G端的延伸拓展。通过拓宽数字人民币生态圈,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跃升”。

再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合作也将不断加强。未来,通过与更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开展跨境合作研究,不断完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等跨境支付平台,可实现与全球其他数字货币的互联互通,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应用。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2/23 15: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