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晔
科技创新被认为是引领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而金融机构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近期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金融机构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型企业因其轻资产、重技术、高发展的行业属性,有着独特的生命发展周期。初创期的风险投资,成长期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成熟期的公开市场融资,及全链条的支付结算服务及风险管理,每个环节都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服务和支持。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需要在各个环节打通融资链路,增加资源供给,优化融资结构,加强风险管理,做好多机构、全链条、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
做好金融机构定位。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需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私募股权机构、投资银行、产业资本、证券公司等机构需要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拓宽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发挥自身优势,结合科技型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个性化科创金融产品,满足企业差异化资金需求;通过建立风险共担机制,降低科技创新的融资成本,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积极构建整体协同、分工明晰的服务网络,立足于科技型企业的行业属性、市场定位、融资结构,为其做好渠道疏通和分阶段服务,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增加资源供给。金融机构要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领域,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金融活力和市场活力的同频发展;以结算服务为基础,直接融资为核心,通过建立专业服务团队、减费让利、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将服务向纵深发展,利用自身的金融资源构建价值联盟,利用自身的客户资源构建供应链联盟,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激发金融活力,创造科技价值。
优化融资结构。金融机构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不仅可以在科技型企业发展过程中实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双轨服务,还可以结合地方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利用融资服务进一步将产业落地,形成科技成果转化,融入国家经济发展。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在服务科技型企业的过程中,商业银行更要发挥自身的核心动力,跟随科技型企业高速发展的步伐,协助支持科技成果的创新落地,不断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加强风险管理。科技行业不确定性强,在技术、市场、竞争、管理等方面面临多种风险。金融机构要对科技型企业做好分类、分层、分级,建立覆盖企业经营生命周期的风险及信用评估模型,使金融资本与科技项目实现有效匹配,提升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 (作者单位:农业银行深圳东部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