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文
2024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迎来首降。2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LPR报价利率:1年期LPR为3.45%,维持不变;5年期以上LPR为3.95%,较前值下行25个基点。此次LPR下调在市场预期之内,但下调幅度超出市场预期。
在1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曾明确指出,降准和再贴现利率下调,“都将有助于推动信贷定价基准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我们说的LPR下行”。因此,即便2月18日MLF利率按兵不动,市场仍对随后的LPR下调给予充分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操作为非对称降息:5年期LPR单独下调了25个基点,为LPR改革以来的最大幅度;但1年期LPR按兵不动,两者之间的利差收窄至50个基点,为历史最低水平。
央行选择在此关键时点施行LPR降息,体现出多方面考量。首先,货币政策靠前发力,稳好开局。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达5.2%,其中有低基数因素的影响。今年若要继续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一季度需要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及早体现政策成效。LPR作为银行贷款定价基准,直接关系到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和财务支出变化,2月LPR下行有助于进一步带动实际贷款利率降低,促进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激发实体经济有效需求。
其次,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从春节期间情况来看,居民消费畅旺,但房地产市场仍然低迷。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行有利于更好促进投资和消费,更好地配合近期各项稳地产政策效果释放,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减少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过程中的利息支出,缓释风险。
再次,提高金融资源利用效率。通过非对称降息,压缩期限利差,使贷款利率曲线趋于平坦化,有利于提高利率政策的协同性,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5年期以上LPR大幅度、超预期下降,传递出提振居民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助力经济稳增长的强烈信号。
对企业而言,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基准,将降低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利率,减轻市场主体的财务负担,进一步激发其中长期融资需求。这将有利于长期贷款占比较高的国家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助于减轻地方债务利息支出压力,助力经济稳增长。
对购房者而言,有助于减少房贷利息支出。5年期以上LPR是个人住房贷款定价的主要参考基准。如果按照商业贷款100万元、年限30年、等额本息的方式计算,不考虑加点情况下,此次5年期以上LPR下调将为购房者节省利息超5.2万元,等额本金方式节省利息近3.8万元。
对商业银行而言,有助于降低资金成本。年初以来,货币政策靠前发力的特征进一步凸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提升。1月25日,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2月5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均有利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考虑到存量按揭贷款重定价日多为每年1月1日,这意味着本次LPR调整要等到明年1月1日才会生效。此外,最新一期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要“继续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带动整体利率水平下行”,存款利率如果即时下调而存量贷款利率下调存在时滞,这会降低年内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