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点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点评论

因地制宜绘好乡村发展“施工图”
发布时间: 2024-04-25 访问: 字体:

■张译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对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近期,重庆、贵州、四川等多地相继公布了“地方版”一号文件,对中央新精神、新要求进行贯彻落实,体现了上下贯通的新重点、新趋势和因地制宜的新举措、新路径。

综合来看,从中央到地方,“三农”工作相关文件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围绕“一个引领、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等要求进行了系统部署。

“一个引领”,即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重要引领。中央及各地一号文件均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两个确保”,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一方面,突出“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监测及时性和帮扶精准性,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三个提升”,即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加快构建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两个强化”,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在农业科技创新上,优化战略布局、加大攻关力度、提高整体效能,在土地承包延长试点、农村宅基地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鼓励探索,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健全农民工培训和保障机制,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加强涉农资金项目监管,巩固农民持续增收势头,促进共同富裕。

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引下,各地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落实到抓好重点工作、解决痛点问题、办成惠民实事的工作中来,精准发力,提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尤其对深化金融服务提出明确要求。山东省强调深化单产提升,全力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鼓励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信贷、证券、期货、保险等支持乡村振兴;内蒙古自治区围绕当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排头兵、建设生态农牧业发展先行区等领域,要求推广“金融副村长”模式,推广自治区金融服务畜牧业云平台,推动农村牧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重庆市强调聚焦粮食安全、种业振兴、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创新支农金融产品和信贷服务模式,持续推广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和“富民贷”“乡村振兴青年贷”等金融产品。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结合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和地方实际,金融机构应着力构建政银合作的长效机制,整合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核心技术攻关等重点项目需求,增加中长期信贷支持占比,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聚焦粮食安全、种业振兴、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用好贷款贴息、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等政策,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推广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支持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发展。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4/25 15: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