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超
古希腊医学中曾有一个经典说法“Food as Medicine”,意为食物是良医,即通过食物调养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在我国,药食同源的观念深入人心。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于“吃”有了更高的要求,健康、营养缺一不可。这在促进营养健康食品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机遇。
当前健康食品产业已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营养健康食品主要分为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供应以传统保健品企业、药企为主,功能性食品领域参与者相对复杂,近年新型保健品企业频繁出现。《中国营养健康食品行业蓝皮书》显示,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天猫销量排名前五的营养健康食品中有四款是功能性食品。这种消费趋势的兴起,既是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也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民以食为天。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为了让人们“吃得健康”,近年来,金融机构在打造舌尖新“食”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助力食品产业发展方面,陕西银保监局聚焦安康富硒食品六大主导产业,持续推动金融服务与富硒食品产业链高效对接,引导银行机构多举措保障产业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融资需求。
农业银行制定了包括谷物磨制、屠宰及肉类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乳制品制造等多个健康绿色食品行业信贷政策,针对不同食品行业,明确准入条件、信用等级、贷款利率、贷款期限等,积极支持健康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光大银行重庆分行针对某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及市场内经营商户开发“阳光冷链贷”融资产品,通过引入市场管理方,由市场管理方对商户融资进行担保,商户向市场管理方提供存货质押、第三方担保等反担保措施,有效破解商户担保、不易监管等难题。
营养健康食品产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未来,金融机构还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剖析营养健康食品产业链企业及其各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探索多元化、深层次的服务模式。定制有针对性的产品组合方案,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供应链融资等全系列、全品种的产品线支持。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建设营养健康食品产业集群信息共享平台,整合“供应链+信息流+资金流”,实现企业、政府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对接和共享,打破信息孤岛。
加大投融资力度。首先,拓宽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种子基金等多种渠道,为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初创企业和研发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其次,设立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与科技资源对接,共同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地方政府可设立营养健康食品产业投资基金,同时鼓励社会资本组建民营产业基金,充分发挥基金的市场化运作优势,专业化投资机制,加大在核心关键技术、产业化生产环节的投入力度。与此同时,还可引入外资设立的国际性产业基金,促进全球资源整合与技术合作。
构建网络金融生态。围绕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圈,定制集订单交易、线上开户、智慧财资、线上融资、线上风控为一体的全景式、多业态、渗透式服务方案,将线上综合服务深度植入客户商业生态,共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用户共服、互哺共赢”的银企互联生态系统,促进线上化经营相互引流和内生增长。
强化智能风控。营养健康食品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的特征,应重点关注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市场分析、财务分析等,全方位分析企业风险情况。运用智能技术工具持续强化风控能力,一方面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对大量客户和交易数据进行分析,更好地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建立风险模型,关注市场风险管理,通过对市场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预测市场变化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