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艳辉 潘钰琳
春回大地,长江沿线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在上游重庆,万州新田港二期工程建设现场,上百名工人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该项目现已完成投资10亿元,施工进度达到60%以上,力争今年底建成。
在中游湖北,宜昌市猇亭区灯塔公园里,清澈的长江水缓缓流淌,两岸青山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在下游安徽,引江济淮工程航道江淮沟通段,来往的货船有序通行。从今年1月6日起,该航段全面进入24小时试运行模式,货物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
万里长江奔腾不息,滋养着亿万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个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重庆、武汉、南京到南昌,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区域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了四次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掌舵领航、谋篇布局。
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动区域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在此过程中,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加大信贷投放、加快产品创新、加强综合服务,助力长江经济带蝶变新生。
看环境变化——从“化工围江”到碧水东流
湖北宜昌,是重要的磷矿产地,也是长江流域最大的磷化工基地。多年以前,长江宜昌段被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化工企业占据,最近的地方距离长江不到50米。各类烟囱、厂房密密麻麻,肆意地将污水、污物排向长江。沿江百姓生活深受其害,苦不堪言。这一状况,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提出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2016年1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牢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沿江各省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长江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全部“清零”!2016年,宜昌开始打响破解“化工围江”攻坚战。作为全国最大的精细磷化工企业,兴发集团率先响应,整体搬迁临江厂区,拆除生产设施,关闭排污口,并对原区域进行全面绿化改造。然而,大型化工企业搬迁存在较大困难:一方面,大量生产设备因为生产条件的变化只能淘汰;另一方面,企业要保持一定的产能来满足市场需求。
“我们积极支持兴发集团在磷化工领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公司主导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农行三峡分行负责人表示,三峡分行加大信贷投放,有力助推宜昌化工企业“关改转停”及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23年12月末,该行向兴发集团旗下11家控股子公司发放各类贷款17.45亿元。
在农业银行支持下,兴发集团产业升级快速推进。兴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兴发集团将依托自身优势,朝着产业链下游、多产品耦合共生及废物综合利用三个方向发展高端产业。”
顺流而下,奔涌的长江水来到三湘大地,与洞庭湖水交汇融合。“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洞庭湖被称作“长江之肾”,对于维护长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多年前,非法采砂、无序捕捞等活动,对长江及洞庭湖水域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给沿江沿湖居民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为了让长江流域“休养生息”,2020年1月1日0时起,我国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岳阳市严格执行“证注销、船封存、网销毁、人上岸”的举措,大批渔民走下渔船,上岸生活。钱粮湖镇六门闸生态渔村位于东洞庭湖畔,村民刘强生在渔船上、长在渔船上,上岸时已到中年,重新就业面临许多困难。
和鱼打了半辈子“交道”,刘强决定还是干渔业。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他承包了土地、购入鱼苗,从捕鱼人变身养鱼人。刘强一家努力打拼,养鱼规模越来越大,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购买鱼苗和饲料。农行岳阳分行客户经理了解到刘强的金融需求后,主动与他对接,连续三年为其发放贷款90余万元。如今,刘强靠着养鱼实现了发家致富,也带动了不少村民一起养鱼。
闲暇时,刘强会沿着湖边走一走,鱼儿逐渐增多,水质也改善了不少,洞庭湖仿佛重现了他小时候的样子。数据也印证了刘强的感受——禁捕以来,长江岳阳段的水质优良率每年都能达到100%,以前近乎绝迹的江豚,到2023年年底,已监测到162头。
从“化工围江”到绿色转型,从“竭泽而渔”到生生不息,地方政府、企业、农户齐心协力,金融机构也发挥自身优势,引导信贷资金流向生态环保、污染防治、绿色低碳等领域,呵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国家开发银行近年来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助力长江生态保护,项目涉及污水垃圾处理、河道整治疏浚、河湖湿地保护、污染企业搬迁、新建储备林等领域。
农业发展银行2024年初印发意见,聚焦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资源和水安全保障、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全方位服务长江大保护。今年2月,该行还发行89亿元支持长江大保护主题债券,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农发行支持长江大保护重点领域的贷款投放。
农业银行出台差异化政策,积极为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参与长江大保护项目、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等重大项目,为长江岸线生态环境建设汇聚金融力量。
…………
人退鱼进,鸟鸣高枝;江豚逐浪,麋鹿奔腾,长江生态环境逐步向好。一个最明显的改变是: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江流域优Ⅲ水质断面比例已从2015年的81.8%提高到2022年的98.1%,并且2020年以来,长江干流水质连续3年保持Ⅱ类。
看发展方式——从传统产业到创新驱动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不发展,而是要倒逼变革创新传统发展模式和路径,寻求以绿色和创新为主基调的更高质量发展。
作为唯一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多重战略机遇在江苏叠加。今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新春第一会”主题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产业科技创新成为2024年江苏的核心关键词。江苏省将统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围绕科技创新高度重视“从0到1”的科学发现,围绕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南京霈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智能泵站、智能一体化家居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20项著作权,科技力量雄厚。近期,人工、材料等费用上涨,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了不小压力。农行南京分行客户经理获悉企业融资需求后,第一时间实地调查,为企业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其提供“宁创担”贷款500万元,及时为企业纾困解难。截至今年2月末,农行江苏分行科创贷款余额2064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335亿元,分别较年初增加253亿元、299亿元,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持。
除了农业银行之外,各银行机构发挥自身优势,支持长江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发展,助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上海,国家开发银行支持一批高新科技总部企业发展,推出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助力上海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和高端制造业提质升级。
在湖北,中国银行积极服务科技强省建设,瞄准“光芯屏端网”和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集群,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12月末,中行湖北分行已为2000多家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授信支持,科技金融贷款较年初新增近200亿元。
在江苏,邮储银行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光纤光缆等重点产业链,实现对行业骨干企业精准帮扶。同时,打造自创型供应链金融系统,增加光伏龙头企业授信,增强产业链韧性。
“创新之花”在沿江各地绽放,有效提高了生产力,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江西九江,坐拥万里长江黄金水道152公里,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九江依港兴市、向江图强,积极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2023年11月,由江西八八九三商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赤湖作业区公用码头项目一期工程顺利通过验收。该码头采用“双5G+有线”的组网方式,融合“卸、运、储、理、装”五大业务,实现了调度数智化、装卸少人化、运送自动化、仓储无人化四大功能创新,这些在全国内河港口都是首次。
“在农行的支持下,我们实现了贸易、运输、装卸、仓储等方面一站式服务。”江西八八九三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龙表示,公司围绕物流产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助力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
在金融机构的支持下,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竞相涌现,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竞争力、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在长江流域加速成长。
看战略格局——从各展优势到通江达海
向东,是浩渺的太平洋;向西,是广袤的亚欧大陆。长江经济带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发展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
重庆市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交会于此。
作为重庆市四大枢纽港之一,重庆市万州区新田港已与川鄂苏浙等地30多家港口、航运、物流企业合作,2023年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达73.5万吨,铁公水、江铁海联运成效不断显现。
“二期工程预计今年建成投用,建成后,将畅通达州至万州港进入长江黄金水道出海通道,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据农行重庆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万州区新田港二期工程开工以来,该行积极开展沟通对接、实地考察,搭建起快速、高效、专业的融资桥梁,发放8亿元贷款,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助力巩固川渝乃至长江沿线各地互利共赢的水上“朋友圈”。
上游港口建设如火如荼,下游重大水利建设也取得了实效。
安徽,濒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引江济淮工程将安徽的水运优势进一步放大。
引江济淮工程连通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和另一条大河淮河,是跨流域、跨省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工程,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2023年8月16日,位于安徽省境内的引江济淮工程航道江淮沟通段正式向社会船只开放。这一沟通江淮、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开启试运行。自此,淮河中游与长江中下游之间水运不畅的历史彻底改写。千吨货轮上游可通过淮河水系连接中原,下游可通过巢湖进入长江,直接通江达海,缩短航运里程200公里至600公里,大大提高了航运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自工程启动以来,包括国开行、农发行、农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中长期信贷支持,做好金融服务和对接,促成长江、淮河成功“牵手”。
近年来,在金融机构的全力支持下,沿江省市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有力。在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引领下,东部,长三角一体化腾飞;中部,长江中游城市群崛起;西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勃兴,沿江省市实现了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
江水浩荡,奔腾不息。长江经济带,犹如巨龙蜿蜒于中华大地,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而金融机构为这条巨龙插上了“翅膀”,助其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腾飞翱翔。
(本报记者钟昀 倪佳伟 特聘通讯员叶敏文 夏慧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