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莫让手机扫码扫走隐私
发布时间: 2024-03-15 访问: 字体:

■李 楠


“滴”的一声,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利用,个人喜好被窥探、分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消费者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出售、不当使用,伴随而来的是无尽的广告推送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扫码消费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原本是高效便捷的科技手段,如今操作起来却越来越麻烦——租个充电宝、买瓶饮料,先要关注微信公众号、填写个人信息、开放手机权限、稀里糊涂地勾选了根本看不懂的“隐私协议”“授权协议”。更有甚者,在一些点餐、停车、报名、开票的场景中,扫码注册还是道“必选题”,不配合就无法进行消费或享受服务。强制订阅、获取数据、精准画像的“侵权套餐”令消费者或难以察觉,或无法拒绝。

针对这些“过度采、强制要、诱导取、违规用”的行为,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扫码消费的合法合规性成为消保监督的重点。早在2021年,中消协就公开点名批评“扫码点餐”中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不提供现场菜单等现象。部分城市的网信办、市场监督管理局也聚焦餐饮、停车、培训等常见扫码消费场景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违规商家作出了联合约谈、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

2023年年底,北京三中院认定某商家在顾客点餐前未告知可人工点餐、必须关注微信公众号注册会员、过度获取顾客信息等行为违法,判决商家删除消费者信息,以书面方式告知原告其个人信息的处理范围和方式,赔礼道歉,并赔偿公证费用5000元。近期,各地检察院对“人脸识别”“扫码停车”等典型问题提起公益诉讼和司法监督,弥补老百姓个人打官司成本高、专业不足、耗时费力等弊端,最大化扩大保护范围,强化警示震慑作用。

消费者要加强“我的信息我做主,我的信息我保护”的权利意识,高度警惕“一键授权”“一号绑定”“会员享优惠”“获得更好体验”等看似省心省钱的“便捷服务”,对扫码过程中强迫、诱导的行径勇于说“不”。

当商家要求消费者关注微信公众号,页面反复出现弹窗申请,不提供人工服务或纸质表单,扫码注册会员提供个人信息后才能消费、优惠或享受完整服务时,就是以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排除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拒绝这种变相的强制行为。

当商家要求消费者提供姓名、电话,关联第三方账号,获取手机的相机、位置、储存等功能,引导消费者扫脸或使用指纹时,就已经远远超出对信息采集的最小必要范围,消费者有权拒绝这种过度收集信息的行为。

当扫码界面中设置默认勾选项,要求消费者阅读签署相关协议,消费者有权维护自己的知情权与告知同意原则,要求商家详细解释对自己信息的使用范围、存储方式等,确认风险可控后再同意。

此外,消费者还要关注商家是否提供了“退订”或“拒绝”的选择,即使提供信息后,消费者也有权随时收回授权或注销账号,要求商家限时更正、删除个人信息。在遭遇强制扫码或发现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时,消费者有权要求换为无痕、人工等更安全的服务方式,并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消协举报投诉。

对商家来说,扫码是一次诚信测试,对客户信息应取之有道,用之有节。想获客盈利,不应当在强行绑定、信息变现上搞小动作,而是要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用诚信、品质和口碑赢取真心的“会员”,切勿因小失大,触碰法律底线。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3/15 10: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