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楠 刘腾
旧街区打造新地标、老字号卖出“新味道”……近年来,在科技赋能和消费升级驱动下,依托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化应用,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对改善居民生活需要、释放消费潜力、推动引领产业升级、带动扩大就业、实现消费投资良性循环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打造了消费增长的新空间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新型消费“新”在哪儿
近年来,我国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迅速发展。新型消费之新,核心在于新的业态、新的主体和新的技术。新业态方面,实体门店借助即时零售扩围,餐饮、娱乐、文旅等企业通过探店、直播等方式引流,同时文旅娱之间呈现加速融合的趋势。新主体方面,以“95后”“00后”为主体的“Z世代”正成为新型消费的主力军,也是新型消费最忠实的“粉丝”。新“银发族”和“新市民”也是新型消费的重要群体。新技术方面,各种“黑科技”陆续登场,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习惯,培育出了越来越多的新消费场景。
与传统消费相比,新型消费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深度融合性,主要体现在线上与线下、业态与场景的融合发展,促进了消费者与生产者互动、消费者与消费者互动;配置高效性,主要体现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促进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对接;发展持续性,主要体现在依托各类先进技术扩大传统商品和服务消费可触达的范围,提升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降低供给成本;循环畅通性,主要体现在新型消费生产与消费匹配度更好,在促进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畅通循环方面具有更突出优势。
当前,全国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推出了不少新的消费模式和消费场景。
场景焕新带来活力。比如,在上海,普陀区长寿路地铁站附近几栋石库门风格的建筑,被打造成了城市更新项目“鸿寿坊”。通过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和环保理念,这里变成了一个多功能空间——餐饮零售混合的菜市场为顾客提供新鲜且实惠的菜品,沿街的多家店铺参与早市夜市,售卖大众生活必需品;在传统的里弄之间,“鸿寿坊”重新演绎着市井文化,这片有烟火气的海派场景,满足了顾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在四川成都,2023年3月,西南首个以“极限运动+水上运动”为主题的体育公园——熊猫极限运动公园开园,冲浪、滑板、平衡车、帐篷营地……各种活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沉浸互动受欢迎。在湖南长沙,位于湘江新区的京东MALL一改传统电器商城模式,变成一家“超级体验店”,从新潮的电子设备,到美妆个护等日用品,超过20万件商品被摆放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形态,顾客在逛商场的过程中,仿佛在逛家居的样板间。在安徽,黟县西汉广德王国古都景区将观赏、游玩、互动融为一体。在这里,游客可以穿上古装参与表演,扮演任何一个角色,在与工作人员的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看景、看戏、换装、打卡……传统的“观光游”得到新突破,为游客带来了新乐趣。
靠创意“圈粉”。从小红罐、枸杞拿铁、“晚安水”等功能性饮品,到健康煎饼,再到一系列药食同源的养生食品,老字号北京同仁堂以创新的搭配,吸引众多消费者体验养生;三星堆博物馆立足地域特色,与潮流文化相结合,推出一系列产品;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与服装品牌联合举办服装发布会,迈出动物保护、自然教育与服饰领域创新融合的一大步……跨界合作,为品牌带来了更多的曝光,诸多新颖的创意正为消费注入新活力。
“利好”尽可期待
消费是最终目的,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商务部将2024年定为“消费促进年”,表示将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优化消费环境,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也传递出明确信号,2024年要出真招实策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比如,浙江省提出,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银发经济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福建省提出,大力发展体验服务、共享服务、智慧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海南省提出,壮大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
新型消费具有的深度融合性、配置高效性、发展持续性和循环畅通性等特征,决定了其更新升级的速度更快、牵引带动创新的范围更广、促进供需匹配增长的可持续性更强。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多点突破、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的加速变革,新型消费将迎来更大增长空间。
疏通堵点释放潜力
确实,新型消费正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它不仅有助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也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然而,在实践中,我们还需清醒地认识到新型消费发展的若干瓶颈和挑战。
消费需求与供给尚存缺口。新型消费覆盖了广泛的消费人群,如年轻一代的个性化消费需求、老龄群体的悦老适老需求及“新市民”群体的特定消费需求等。目前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供给尚无法完全满足这些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因此,如何精准对接,提供优质且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消费业态仍需不断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新的消费业态不断涌现,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新兴服务、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导致部分消费升级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这就要求我们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下功夫,大力提升消费业态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实物消费、服务消费的质量升级和业态融合,利用数字化手段创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的消费场景。
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新型消费的发展需要一个友好、完善的政策环境支持,而当前税收、金融等领域的相关政策可能并未及时跟进和调整,无法完全适应新型消费业态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从政策层面进行优化调整,包括取消不合理的限制和限购措施,加大对新型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同时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拓宽消费渠道,扫除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各种障碍。